《笠翁对韵•卷二》一 先(3)

《笠翁对韵》简介

卷二•一先(3)

  • 吟对咏,授对传。
    乐矣对凄然。
    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

  • 春九十,岁三千。
    钟鼓对管弦。
    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

  • 霞映武陵桃淡淡,
    烟荒隋堤柳绵绵。

  • 七碗月团,啜[ chuò ]罢清风生腋下;
    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风鹏 :《庄子•逍遥游》中说,北海有一种大鱼,其名为鲲,变成大鸟,其名为鹏。鹏有几千里大小,它要飞到南海,需要积累很长时间的风才能浮起它。

董杏:中医学界代称,典出《神仙传》:三国东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报酬,仅要求重病治愈者,植杏树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得杏树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杏子成熟时,董奉便用杏子换粮,再把粮救济贫民。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周莲: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性爱荷花,曾写《爱莲说》,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春九十:春天三个月共九十天,意思是春光将尽。

岁三千:极言年寿之长。传说汉武帝时,西王母下凡为汉武帝祝寿,带来五个仙桃,说仙桃三千年熟一回,又指着东方朔说:“此儿已三偷之矣。”

入山逢宰相:南朝梁陶宏景隐山中,不肯为官。梁武帝每逢有国家大事难以决断,都派人进山,向陶宏景咨询,时人称之“山中宰相”。

无事即神仙:宋王炎《临江仙·思忆故园花又发》:
思忆故园花又发,等闲过了流年。休论升擢[ zhuó ]与平迁。拂衣归去好,无事即神仙。
况是老人头雪白,羞看红粉婵娟。鸾孤凤只且随缘。莫将桃叶曲,留与世人传。
宋周邦彦《鹤冲天·梅雨霁》: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 diàn ]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霞映武陵桃淡淡:见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隋堤:《笠翁对韵•八齐(2)》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隋炀帝为游江都,开凿大运河,在两岸栽种杨柳,堤长一千三百余里,称隋堤。

七碗月团,啜[ chuò ]罢清风生腋下:月团,茶名。啜,饮,吃。典出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云液,酒的美称。二句写酒后的形容。唐白居易《对酒闲吟赠同老者》诗:“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七碗茶歌

精读《笠翁对韵》,我是认真的!

三五字,九十对,展现的,是一幅幅绚烂神奇的自然画卷,是一场场广博生动的历史过往,是一首首欢快明丽的童声歌谣。

插上翅膀,煽动想象,飞扬遨游于这天地长河之间,诵读、理解,是愉悦的,记忆、背诵、默写,还是痛苦的……不过,锲而不舍,反复习练,终是会拿下了的。

没有童子功,只有下笨功夫,还能怎么办?

不贪多,一天一大组四小组78个字,90组,90天,挑战一下!


《笠翁对韵》简介及一东(1)(2)(3)
《笠翁对韵》二 冬(1)(2)(3)
《笠翁对韵》三 江(1)(2)
《笠翁对韵》四 支(1)(2)(3)(4)
《笠翁对韵》五 微(1)(2)(3)
《笠翁对韵》六 鱼(1)(2)(3)
《笠翁对韵》七 虞(1)(2)(3)(4)
《笠翁对韵》八 齐(1)(2)(3)
《笠翁对韵》九 佳(1)(2)(3)(4)
《笠翁对韵》十 灰(1)(2)(3)
《笠翁对韵》十一 真(1)(2)(3)
《笠翁对韵》十二 文(1)(2)(3)
《笠翁对韵》十三 元(1)(2)
《笠翁对韵》十四 寒(1)(2)(3)
《笠翁对韵》十五 删(1)(2)
《笠翁对韵•卷二》一 先(1)(2)(4)

你可能感兴趣的:(《笠翁对韵•卷二》一 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