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

起先是诺基亚。

作业写完,我可以玩半个小时贪吃蛇,那只不属于我的诺基亚,是我小学时期最好的奖赏。初中,夏普华丽的旋转屏在我的脑海中旋转不停,眩晕而痴迷的感觉,使我第一次触摸到什么是欲望。高中第三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HTC,那时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可当苹果出现时,我才知道HTC仅仅只是一部手机而已。至于后来,一个又一个新款苹果出现了,我再也不敢妄言,什么是最好的手机。

“最好”,跟大人们敷衍的夸赞“你最棒”一样苍白,让人茫然而生厌。

最棒,到底有多棒?是狼牙棒还是巧克力棒?

于是2016年新广告法劝大家,不要使用最高级词汇,那只能标榜你的目光短浅和过度自负。

人一定是日趋理性和透彻的,否则繁衍就成立复制。

怎样的年纪最爱使用最高级词汇,十五六七,最多不要超过二十二岁,否则会显得你发育迟缓。

年少的时候,眼睛长在心气儿下,故而以为目及之处就是远方,所以才需要“省”——反思、清醒;见过了世面,和世面以上的大千世界,日常措辞就被打磨得柔滑——挺好,不错,还行,或者干脆微笑沉默。通常年纪越大,就越不敢说需要负责任的话。

表妹的QQ签名写道:我是最好的自己。虽然我理解,这是求职季屡屡受挫后不讲道理的强心剂,但苍白的依旧苍白,迷茫还睡在手边,转转身便能碰到。她依旧要灰头土脸地向我发出天问般的句式:我该怎么办呢?

好多年前的十一月,我踩着月光往家走。

妹妹,那时,我跟你一样,跟周遭千百个你一样,脑海中不断构造着未来生活的图景。走在路上,同学偶尔也会叹出你问我的那六个字。那时我们跟你一样努力,只是后来我发现,我们只是在别人的指引下努力,所以当我们挫败了、失落了,也总容易受到别人的鸡血煽动。

可那仅仅是一次脑部的短暂欢愉。

好比你,你想去最好的公司实现职业理想,于是在大学四年里,你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学习,写作业,做毕设。但你有没有怀疑过,老师教书的时候,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教吗?你不能怪老师,因为他要面对无数个你,那么就只好你自己来摸清你自己。

我庆幸于你的懂事,又可惜你过分乖巧。你盲目的笃定着,要门门考90分,可你并不计划考研或深造,那你考90分是干嘛呢?你说想去最好的公司,可我讶异的了解到,你连最好的公司叫什么都不知道。

当你深陷脚下的月光,你该抬头朝前望,望见你想去的城市、想从事的行业、想去的那一间公司,甚至是一个明确的岗位,而非用一个“最好”来概括这一切。你模糊未来,未来也只好模糊你的现在。

看清了那一切,你会了解到,你真正需要拥有什么样的条件,于是你终于可以开始真正的努力。没有这样的准确目标,所谓努力,不过是在浪费你青春的活力。

长大以后就不要随随便便说“最好”。

你可以比上一秒的自己好一些,你可以“还行”,可以“不错”,当然也可以不屑于过分老态的“微笑沉默”,但你最好不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

更别在别人的鸡血里捧杀,或是催眠自己。


摘自 课堂内外

文/夏川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不要想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