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庄的10月书单中有一本是《被讨厌的勇气》,来自一位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所赠。
去年只翻阅了这本书的引言,没看完,就陷入了蔡加尼克效应(心理学名词,指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这就是为什么看电视剧,一定要看到大结局,即使是烂尾;又或暗恋初恋多半念念不忘,因为没有ending。
今年重拾,越读越喜欢。一边读,一边剖析自己,分析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现象。
《被讨厌的勇气》是基于阿德勒心理学,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著。这两人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粉丝。作者用偏哲学的角度深度解释了阿德勒心理学。全文用哲人和青年的对话来展开,很好理解。哲人代表作者,而青年就是你我,有着很多疑问。
01
别再拿原生家庭当借口了
近些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观点:原生家庭的痛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孩子的问题都源于父母;童年的不幸要用一生来治愈...
所以,就会有很多成年人抱怨; 我不善社交,是因为从小缺爱;我胆小怕事是因为父母抠抠缩缩;我无法适应社会是因为父母的虐待...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这三句话,值得细细品味。我们会少些抱怨:命运的不公、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伴侣和工作的不满意..
庄庄认为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割舍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伴随我们一生,长期潜移默化地对我们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尽量给孩子自由有爱的原生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我们的原生家庭影响已发生,就不要去抱怨或拿原生家庭作借口,而是了解原生家庭在哪些方面留下了烙印。
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借此修炼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
02
不幸是自己“选择”的,
我们还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生活方式就是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超认同)。也就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生活方式,所以不幸也是。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有选择,其实是选择了维持现状,因为选择更痛苦,改变现状更难。(你品,你细品^_^)
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如果有时就是自己不想改变,那就别太纠结难受。
03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阿德勒心理学里有一个基本概念:“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任何烦恼中都有他人的因素。
我在想,这就是为什么信息和社交媒体越发达,人际关系越复杂,人们往往越焦虑。
比如,有一天,你家宝贝回来说,“我数学考了96分”,你一听觉得还不错。可后来一打听,班里只有两人低于96分,立马不爽了。
有一个哈佛大学教授在TED演讲,演讲的最终结论:人的幸福感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阿德勒的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异曲同工的感觉。
人际关系的烦恼中的自卑情结
1. 自卑情结:因为A,所以做不到B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但拿自卑当借口,就是自卑情结了。
比如我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我学历太低;我长得矮,所以没人喜欢我。因为A,所以不能B(潜台词:只要没有A,我也能做到B。)就是自卑情结。是不是就像酸葡萄心理,心理学中叫认知失调。
不要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个世界。
因为,世界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能解释的。
2.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真是这样,有时越是在乎的人,越想在他们面前表现,也越自负,就是想得到周围的认可。比如,暴发户更会喜欢炫耀,因为之前穷过,在金钱上自卑过。
庄庄表示,自己就有点自卑感,会在亲近的人(比如老公孩子)面前自夸。可能是小时候亲弟弟一直各方面表现比我优秀,妈妈经常夸他,所以我希望家人看到我的优点。
哈哈,如果你的家人朋友经常在你面前自夸,他多半是自卑的,你要多多主动夸奖他、认可他。
书中指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不断地超越自我。
和他人比较,他人就是自己的天花板,一旦超越,会被失去目标的空虚感吞噬。
和他人比较,潜意识是把他人当作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
04
课题分离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要。但我们可能还是会潜移默化地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比如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和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还会要求他人满足我们的期待,比如对子女的期待。
如何解决?就是学会“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主张。第一次接触是在得到app上,陈海贤专栏《自我发展心理学》里引用了阿德勒的课题分离。之后碰到一些烦恼的事情或对他人有要求时,就会用课题分离来反思,真的很好用。
比如孩子“学习”的课题,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是谁的课题,谁就最终承担后果。作者说,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课题分离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
比如中国式家长最常说的,“我都是为你好”,其实背后是想让孩子满足自我需求,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见过不少父母会强迫孩子学习,为孩子规划人生,为孩子选择结婚对象,或者有些丈夫对太太说你什么都不懂,不适合工作,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敲重点)孩子、伴侣并不是为了服务我、满足我的需求,而他们自己就是独立的存在。
课题分离太好用了,举两个例子。
上周末给娃做早餐蔬菜饼,想让娃多吃点蔬菜,所以加了不少蔬菜碎,花了半小时做好了。娃尝了一口,去吃水果了。我一下火了,放下狠话以后再也不做了,心里潜台词:一早起床空着肚子丢下二宝忙活了半天,结果你就吃一口。
发完火后反思自己不应该。我给娃做早餐,是因为我关心她,我爱她,是我的课题;她吃不吃是她的课题,她有这个选择权。
如果是我婆婆或妈妈做了我不喜欢吃的,我也会选择不吃或少吃,为什么小孩就要全盘接受父母的所有付出呢?你的付出是你心甘情愿的,还是你变相的期望?
奉献型父母一定要学会课题分离付出和回报,你的付出不是为了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比如我付出这么多,你怎么可以XXX呢?)
你的付出只是因为你想这么做,因为你爱她。
课题分离用于情绪管理也特别好。
昨天娃爸和娃坐在沙发上,这时娃从娃爸的脸上,抢走了眼镜,娃爸拿回来,娃再抢一次,娃爸发飙了说,“不要拿我眼镜,你这样让我很烦躁。”但娃似乎还不想收手。
我和娃爸说,“课题分离,你的情绪是你自己产生的,不是XX人或XX事使你怎样。”(课题分离的原则: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谁最终承担后果就是谁的课题。)
同时,和娃说,“虽然情绪是爸爸自己要管理,但你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也不对。你需要问问爸爸可不可以?如果你是想和爸爸玩这样我抢你夺的游戏,你需要提前和爸爸沟通下。”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爸爸的情绪他自己负责(你想可能有些爸爸碰到这样的事情,不会烦躁,甚至意识到孩子想和自己游戏,和孩子玩了起来。)但孩子也要对自己负责如何合适地和 别人互动,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有情绪时,学会课题分离。识别发生的事实是什么?自己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把这两件事分离开。
05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是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而自由是要对抗这种本能和冲动,不害怕被人讨厌,才能从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
“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你会怎么选择?被所有人喜欢,不可能做到,被所有人喜欢,先把自己累趴,完全没有了自由。
06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感觉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我的理解就是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那如何能找到共同体感觉呢?就是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课题不干涉,而是给予帮助。不表扬(被表扬者会有自己没能力的感觉)而是鼓励。举个例子,表扬和鼓励的区别:领导对下级员工会用表扬;对同级不会用表扬,而是鼓励。
服务他人,自己会感觉“我对共同体有用,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想。比如我们经常说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就是说我们爱孩子,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或者他是怎样的孩子;而是他存在着,我们就爱他。
好了,就写这么多,感兴趣的可以去读读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也许触动你的地方会有所不同。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希望我们的此时此刻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有被讨厌和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