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课程想将来

2017年10月19日

把孩子们的《日有所诵》收上来,一本一本地翻阅完毕,花费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仔细看了每位家长在《第六单元》后面的留言与评价,眼睛居然潮潮的,那不是一行一行的简单语言,而是家长们一颗颗滚烫的心啦!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紧跟优秀家长的步伐,把孩子简单的诵读当作了神圣的职业,特别让老师佩服。家长如此努力,老师还有什么借口不多花功夫,当好火车头,带着两支庞大的队伍,让孩子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下走得更稳健,走得更扎实呢?

通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神越来越暗淡,面部表情僵硬,不会笑是最让人难过的。尤其是看到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些漂亮的小姑娘,动作优美,舞姿优雅,基本功简直没得说,但动作和眼神是分离的,所以穿再漂亮的服装,化再美的妆,都不能够打动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再联想到大城市的小孩子,自信、阳光,充满灵气,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着洋份儿,难道这些是天生的吗?再看看电视上那些歌唱演员,他们被观众喜欢的不仅仅是歌声,更是他们入情入境、全身心的舞台模样,尤其是随着曲调变化的丰富多彩表情与肢体语言。

鉴于此,我就在想,我们的一年级孩子,能不能借助语文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发生点改变?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表情不呆板,敢于借助肢体语言表现自己,不拘谨,将来个个自信满满,阳光大方,带给周围的人快乐。

于是乎,我就想着平时课堂上给孩子们渗透这些要求,慢慢地督促,从上课时面带微笑和老师问好开始,从每个同学的发言开始,从《日有所诵》的每一首儿歌开始,从老师范读、教读每一篇文章开始。所以,对于《日有所诵》的使用,我们就不能满足于会背诵,而是要把它当作训练的抓手。早课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熟练,鼓励孩子们配上自己喜欢的肢体语言,熟读成诵后,再借助动作练习背诵。周末回到家里,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演过关,有了父母的鼓励与指导,小家伙们多幸福。

现在,看到这么多的家长跟着我一起来做这件事,并且做得这么好,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评价与指教,我就更有动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透过课程想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