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成长 在反思中进步

        这次语文学科教学技能大赛,是在无网络无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封闭限时2.5小时写好教学设计,同时制作说课及试讲课件,十分考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对阅读的积累程度,以及对教学任务的解析能力。试讲尤其考验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以及临场发挥的状态和心理素质,对我来说可谓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在报名之初,我甚至打起了退堂鼓,这时,黎老师那句“做难事必有所得,爱自己就栽培自己”在我耳旁嗡嗡作响。我对自己说:“你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于是对自己发号施令:独立解读文本,每个单元至少备1个课时,整理出可操作的所谓“模板”或者“套路”;每个星期至少磨两次课。

        备课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磨课却是幸福的也是最令我期待的。真的庆幸黎老师能来到我们身边,细致地引导我体悟“参赛之道”,用上下求索的态度组织研课活动,带领我们解读《新课程标准》,分析教学思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告诉我们既要“放心”也要“放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学定教”,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探讨出了“群文阅读”和“情境设计”方案。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如迷途中的船只,于迷茫之中找到了方向。这样好的黎老师,我们应当珍惜。同时,我的两位指导老师及同组小伙伴耐心地听我进行模拟说课、试讲,分析教学设计及模拟环节出现的问题,完善各类细节,探讨教学情境及群文阅读问题串联的设置,与我一道面对眼前的挑战和压力,清晨6点钟陪同我进入备考室,侯在门外为我加油打气壮胆,直到被监考老师以“不得影响选手比赛”为由“遣散”,这让我感觉到家人般的温暖,感动之余,意识到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

        从最初只会传统的教学设计,到明确新课标提出的人文主题和单元任务群要求,再到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这些看似顺理成章的过程,实则需要很多的“头脑风暴”。

        回顾比赛的过程,遗憾和收获并存。遗憾的是,备课时间分配不合理,我把时间都用在了教学设计上,脑海里不时冒出各种情境,以及人在紧张状态中所谓的“灵感”,以至于慌乱中匆匆完成了说课课件,没有时间制作试讲课件,只能把教学过程的框架简单列在纸上,临场发挥而不能乱方寸。赛后回想,不由得质疑当时的自己:是脑子进水了吗?怎么就不能多留10分钟,把教学设计的内容复制粘贴到试讲课件中呢?不要以为遗憾之音到这儿就戛然而止了,还有更糟糕的,说课环节漏掉了说教法与学法,这就如同学生在考试中白白丢掉了一题送分题,只能无奈地感叹一句:太可惜啦!最最糟糕的要数试讲过程中,我“沉迷自我,不能自拔”,完全没有意识到“板书为何物”,要知道,单是板书设计就占了8分,且不说分值,一节课少了板书的呈现,是缺少灵魂的,这就好比火车轨道无意脱节,课题、重难点都找不到“露头”的地儿了。现在想来,这与平时训练当中一直忽略板书设计模块有很大关系。看来,“习惯”真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不分场合,不计代价。

        痛定思痛,导致我连睡梦中都在写板书,也许是周公想帮我弥补白天的“过错”。假如还能从头再来,我将先用一个小时制作教学设计框架,留足够的时间做试讲课件,再回头完善教学设计和说课课件。然而机会只有一次,人生从来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一次经历也在告诉我: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学会取舍,在规则内有所侧重,面面俱到是得不偿失的。

        参赛的经历本身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学习者”,用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话来说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拿优秀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积极的教学态度、深厚的文学素养、准确的教材解读能力……

        另外,从选手的角度记录以下感悟:

1.自己动手去做才能萌发新的思想,“抄近路”照搬别人的成果会大大削弱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

2.赛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尽可能精细到每一篇文章,不可抱着侥幸心理擅自“揣测”出题者的意图;

3.教态要自然,自信,激情,面带微笑,适当运用手势,课堂要呈现真实性,转变心态,把观众当做学生,注重引导和评价学生。

4.广泛阅读,多积累多背诵多思考多记录,多听课,才不会“白首方悔读书迟”。

      跨越 “初极狭,才通人”的羊肠小道,才能抵达“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语文世界!学不可以已,在挑战中才能成长,在反思中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021.12.10于田林高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挑战中成长 在反思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