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记之一

上班前,我妈特地跟我说,“你要去买几套上班的衣服,看起来有个上班的样子,还要买双有跟的鞋子,人那么矮······”。

无非求个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占什么地位呢?不与之深交,第一印象很重要。就像是在运动场看见装备齐全的人,“看着好像很专业的样子”;就像走在路上看见一个抽烟的女孩儿,“现在的女孩好学不学学抽烟”;就像是看见开着豪车夜晚出现在酒吧的人,“又是一个富二代”。每个人对除她自己以外的个体的第一印象都会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可能好,可能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印象就是构建了“我”对“你”想象的基础,但这其实与在我心中建立起的多年的“社会规范”相关。与之深交,第一印象可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深度接触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本质,就像是二人之间有相似的爱好,或是她有我没有的,亦或是二者之间要维系某种利益关系,长期的交往需要的更多是这个人本身能够给“我”带来什么。而深度交往基本上是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在“我”对“你”的信任上,无条件的,可能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是这样的,“我当初以为你很古板,没想到你是个老司机”,这个更多是与在我心中建立的“个人规范”相关。

在我看来,“社会规范”是先于“个人规范”的出现的,“个人规范”是由“社会规范”建立起来的,区别在于,“个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相似度(需要提及的是我并没有说怎样不好,都是一种选择,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比起裙子和粉色,我更喜欢衬衫和墨色;比起高跟鞋,我更喜欢带有魔术贴的凉拖。但是在外人看来,就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甚至于没有一点“女生样儿”。可那又如何,在某种环境下我承担了我某种社会角色,并遵循了相应的“社会规范”,与此之外,我允许自己生活在我的“个人规范”下。

有没有对的规范呢?答案是没有的(除去违法犯罪的事件)。这样的规范与体系是长时间发展形成的,换句话说,也是人类建立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也会是那样。就像《一出好戏》里,如果建立了另一个文明,那就是另一种规范与体系。“社会规范”我们难以改变,甚至不可能,“个人规范”虽是“社会规范”塑造的,但却是可以有能动性的。

从小就是活在这样的“社会规范”中,我也喜欢蓬蓬裙,喜欢跳花绳,喜欢芭比娃娃,喜欢跟别的女孩“争奇斗艳”。可是随着上学的日子多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多了,就像是某个突触接收到了信号,向四处传送,信息网在更新与扩张,有些习惯在变化,有些想法在变化。也许是因为大学的一场失恋吧,让我意识到我好像一直是活成“他”想象中的我那样,也是活成大家想象中的我一般,我是按照大家理想中的我去做的我自己啊。从小就是个安静的乖乖的好学生,留着长长的马尾,不哭不闹,因为家里孩子多,也不要求什么。后来失恋了,一把剪去了头发,哇,那真是对过去的一场告别,也是我对以前所建立的“个人规范”的一种重塑。

染了那种韩系的黄色头发,打了耳洞(还打了三),穿起了有中性风的衬衫和五分牛仔裤,在一步步进化,后来还抽了烟。这算什么呢?我成为了我以前“看起来”不想成为的人,但我知道,骨子里的我依旧是我。由此,“社会规范”依旧是“社会规范”,而我的“个人规范”,似乎在慢慢变化,变成了“存在即合理”,没有正确与否,没有合适与否,“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连生我养我的都未必百分百了解我,因此“你”似乎也没有资格评判“我”,在人性层面上,非专业层面。但是啊,人从生至死就是一直在被人评判中,用自己的“逻辑框架”。所以,我尽量学会少评判是非黑白好坏对错,只讲出我的见解,但这只关乎我一人之见,并不大力改变他人的想法或左右事情的发展,也是遵循了我自己的“个人规范”。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事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