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秘笈 | 雷蒙德·钱德勒:推理小说家中的腕儿

前段时间,高晓松关于明星和腕儿的区别在于是否对整个行业有责任心的论述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而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作者圈,今天观著君就和大家聊聊这样一位在犯罪推理小说界乃至电影界都可以称之为腕儿的作家:雷蒙德·钱德勒。

可能很多人对这位上世纪的作家还不太了解,他凭什么能成为腕儿呢?我们看看他对后世的影响就懂了。

在小说领域,他仅凭7部长篇小说和20余部短篇小说就将曾经被认为上不了台面的侦探推理小说送入一流小说的文学殿堂。他的书迷包括但不限于艾略特、加缪、尤金·奥尼尔、钱钟书等文学大师,村上春树以能写出托尔斯泰和钱德勒合二为一的小说为人生追求。

在电影领域,他的贡献同样不容小觑,上世纪四十年代,钱德勒以编剧身份和大导演比利·怀尔德以及希区柯克合作的电影《双重赔偿》《火车怪客》至今仍是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必看作品。以致前些年,国外影迷和书迷呼吁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为作为编剧的钱德勒留一颗星星。可以说没有他,我们今天喜闻乐见的诸如 《银翼杀手》《无间道》《蝙蝠侠》等犯罪题材的作品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的标配


大器晚成的异类


既然是腕儿,自然多多少少会有点个性和脾气,钱德勒对此很有自觉,他在给朋友的信上就曾毫不谦虚的说:“身为推理小说作家,我想我有点儿异类。因为美国流派的推理小说作家多数都只是粗通文理罢了,而我写的东西不仅文从字顺,还很有思想。

这种“知识分子的臭架子”并非来自外界对钱德勒的恭维,事实上,钱德勒虽然被评论界冠以“硬汉派”作家之名,但和很多作者一样,是一个敏感羞怯、有点社恐、有点拖延症的普通人。

他的文学天赋并非与生俱来,作为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钱德勒前半生的经历很丰富,早期当过自由撰稿人,给杂志报章写书评散文,一战时当过空军士兵,后来只身来到美国,过了一段靠体力劳动糊口的苦日子,但不久就通过自学会计,当上石油公司的主管,然而刚实现财务自由,就遇到了经济大萧条。

恰逢美国30年代硬汉派侦探 小说方兴未艾,钱德勒这才将自己的事业重心转到通俗推理小说的创作上,从此一发不可收。

1933年,钱德勒在杂志《黑面具》上发表的第一篇侦探小说


虽然在四十四岁的年纪才开始创作推理小说,第一部长篇小说《长眠不醒》出版时他已经五十一岁。但他也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第一部小说的完成度高到零删改出版,连编辑都要惊叹:这个不知名的男人是天才还是疯子

专业的文学教育、丰富的社会经历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共同促成了钱德勒异类的特点,他即不满故作姿态的伪评论家们对犯罪推理小说的偏见,又对看完即弃的快餐文学保持距离。换句话说,钱德勒中和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两家所长,站着把钱赚了 。

逐梦好莱坞

然而站着赚钱谈何容易,尤其是在被名利场包围下的好莱坞 。1943年钱德勒以编剧的身份开始逐梦好莱坞,但是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两个致命打击。

首先是创作方法的转变带来的不适,以前当小说家的时候可以由着自己写,然而这在每个字都要落在实处的编剧行业中是致命的,在导演的帮助下,钱德勒不得不改变以前信马由缰,忽视情节结构的习惯,每天在自我怀疑和无休止的打磨剧本中度过。

虽然钱德勒第一次参与编写剧本就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编剧的提名,但当钱德勒回想起那段混迹好莱坞的岁月时,仍叫苦不迭。

如果说,创作方法的转变还可以忍受,那好莱坞对待编剧的漠视态度,简直是戳了钱德勒的肺管子,让一直信奉剧本是一剧之本的钱德勒也不得不化身中年愤青,疯狂diss当时不合理的体制。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好莱坞,彼时的好莱坞正处于制片厂制度的后期,制片人操控着电影制作的整条流水线,极其倚重明星效应。另外,当时的好莱坞还没有废除《海斯法典》,电影开机前,剧本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这种体制下,编剧完全成了制片人意志的工具人,对自己的剧本没有支配权、没有决策权,甚至没有所有权,即使报酬丰厚,也几乎没有尊严可言,这无疑是让主张站着赚钱的钱德勒乖乖跪下。

然而腕儿之所以是腕儿就在于,看清了血淋淋的现实却依然不放弃自己的底线,他拒绝成为消极的木偶,即使是妥协也尽量在有限的创作空间里做到最好,钱德勒还积极为整个编剧行业发声。呼吁有能力的编剧团结起来带动整个行业的改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雷蒙德·钱德勒在电影《双重赔偿》中的客串

重新定义侦探小说

说到专业,在钱德勒这里,他所追求的专业的侦探小说必须是雅俗共赏的,是既通俗又可以反复阅读的。为此钱德勒曾在他的《谋杀的简约艺术》一书中总结了多达25条的侦探小说创作规范。(限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罗列出来了,想看的同学,后台回复“钱德勒”自取~)。

这套规范与其说是规范,不如说是革命檄文,革命的对象就是他的前辈们,包括爱伦坡、阿加莎·克里斯蒂、柯南·道尔等。在钱德勒看来,这些在侦探小说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师有时就像谜案贩子,“按部就班、计划周全、细节缜密,但其实压根儿就不会写小说。”所以才导致评论界对侦探小说的不屑。

但这不是题材的错,而是作家的责任,钱德勒理想的侦探小说必须是真实合理的,这种真实不仅包括情节设计也包括人物刻画。

在故事情节上,钱德勒主张作者在具体罪案设置的技术层面做到能够符合常识且能自圆其说。此外还要对读者诚实,在故事中及时提供给读者足以找出问题答案的素材,让读者参与到这场智力游戏中,而不是利用作者和读者间信息的不对等糊弄读者。

而在人物塑造上,钱德勒主张至少要将侦探的个性刻画的鲜明一些,如果可以,一具尸体也是值得用心刻画的,从而达到即使去掉推理相关的部分,也无损故事价值的效果,这也是侦探小说是否能脱离低级趣味,具有反复阅读价值的关键所在。

钱德勒笔下经典的侦探形象:菲利普·马洛


当然,钱德勒也很清楚,作家的经历、经验有限,加上众口难调,想要写出完美的侦探小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将其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毕竟,没有点完美主义,怎么能称得上腕儿呢?

靠自己的文字获得体面和尊严,相信这是所有作者最基本的追求,但这从来都不容易,即使是钱德勒这种在文学界和电影界都做出成就的大咖,创作过程中的各种辛酸和无奈也是一个没落下,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自己严格要求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师秘笈 | 雷蒙德·钱德勒:推理小说家中的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