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之间的遭遇、冲突、融合和互利共赢

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

    一、人类的文明是地理和历史的宿命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人类的发展历史穿越了历代文明,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到古典文明、中美洲文明再到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为人们提供了最广泛的认同。今天部分古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距今320万年的非洲类人类。而人类文明的开始可以定义为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种植植物作为食物。首先生产食物的地区应该就是文明的起源地,中美洲地区、南美洲地区、非洲西部、亚洲西部。我们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主要来自考古学,历史学家把考古学家的成果借鉴过来,将某些特定的但范围较大的地理区域里较为固定的物质生活方式称为“文明(civilization)”,把较为抽象的信仰和价值观等称为“文化(culture)”。文明和文化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的自然环境不同,不同的文明板块就出来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随着人类历史进程发展,各区域文明都在演变、调整、整合。交通通讯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文明也进入遭遇、冲突、融合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

二、《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作者介绍

    《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作者张信刚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著有研究专著两部,发表过一百余篇学术论文,拥有一项加拿大政府专利,著有关于教育、文化和文明的中英文著作13部。张信刚曾任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 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创院院长、教授。1994年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学院院长、教授。1996年后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兼任香港文化委员会主席,香港创新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委员,2007年退休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商学院及土耳其海峡大学讲授人文通识课程,并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信刚在个人学养及工作中充分实践“融和科技与文化”的信念。他通晓中、英、法文,对中国及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社会发展史均有深入的认识。在繁忙工作之余,经常以中、英文撰写有关他对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及人生的观察与见解。由于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推动以及本身专业的成就,获法国政府颁授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他亦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金紫荆星章、法国国家学术棕榈司令勋章。《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是张信刚教授在对“一带一路”各区域的历史、政治、文化的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和寻访,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地缘政治、文化脉络等多角度展开,从历史与现实、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一带一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三、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这个名词是19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的用来表述贯穿欧亚大陆中央地带的商业道路,指的是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后开始形成的欧亚大陆之间的交通和商业网道。其实,自距今4500年前起,欧洲与东亚之间的交往就已存在,并且先后出现了三天不同的路线。一条是草原丝绸之路,主要是由骑马或者赶马车的游牧民族沿着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所开辟的。草原上人口稀少,又缺乏提供补给和进行贸易的城市,所以贸易总规模不大。另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由中国东部各地出海,经过黄海和南海,绕过马来半岛进入印度洋,可以沿海岸线航行到波斯湾或是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也门。公元前3世纪,有人发现可以利用印度洋的季风,不必沿海岸而直接从印度西南部航行到波斯湾或是也门。第三条是最迟开发出来的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形成的由沙漠中的绿洲串起来的绿洲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所连接的是东亚和欧洲,途径中亚和西亚,兼及南亚,涵括了15世纪以前世界上主要的农耕文明区。这条路线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丝路驼铃象征着欧亚大陆上的货物贸易,也代表了人类大规模和长时段的文明互动与文化交流。

      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一个出名的论点: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当我们说丝绸之路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历史,但也是地理。这个地理不止是一条狭长的贸易之路。我们要认识丝绸之路的意义就要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前世今生,就要从地理出发从历史出发,认识到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的地理宿命,也要认识到新丝绸之路是欧亚非大陆的历史宿命。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概念;“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邓小平于1974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宣讲过这个理论。2013年秋,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个被称作“一带一路”的倡议既反映了世界新格局,也表达了中国对国际关系,进而对人类命运的设想。“一带一路”倡议或许可以视为“三个世界”理论的当代版和具体化。两者的共同点都是把重心放在了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以合作共赢为目的,以共建、共有、共享,互信、互惠、互重的思想与行为准则,构建现代几大文明共建互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一带一路”倡导的未来和前景

    《文明的地图》作者张信刚教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这个长远深厚的人类文明发展构思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式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思,而且也是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张信刚教授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是时间的艺术,如果中国不抓住这个时间,就会错过机会。中国现在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的还是很少,缺乏对他们的文化、宗教、民族、历史、风俗、资源和政治体制等深入认识,仍不具备大的格局,需要在学习人类不同文明几千年的差异基础上协同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求共识,谋发展,造互利。对中国而言,文化要与经济齐头并进,既要自信也要包容。

    西方所谓的“普世文明”存在么?会得到其他文明的认可支持么?回顾历史,所有的文明都经历了形成、上升和衰落的类似过程,但几千年的文明并不能消除几十万年来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血缘、肤色、民族、宗教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普世文明的认识是局限狭隘的,多极多元化的文明共存才是现实且合理的。20世纪50年代,莱斯特•皮尔逊曾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必然的,但是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和平、发展、共同进步才是人类共同命运的最好选择。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将中国自身发展的经验带给尚不发达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赋予古代丝绸之路新生命,以互助、互信、互惠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达到各国集体繁荣的目标。

      1935年,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写到:“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诚如这“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欧美的支持,更需要的是东国的牵引推行,这也是欧亚大陆将实现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聚焦丝绸之路:人类文明之间的遭遇、冲突、融合和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