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神州英才卓越组织领导力培训感悟

0. 写在前面

这周末去参加了神州英才的领导力培训课程。在上次参加4R运营管控课程一个月后,再次走进神州课堂,与几十家企业大佬一块学习。

其实在收到李帆的邮件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领导力?我还只是个部门经理呀,我能参加领导力吗?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我还记得很久以前,马总给做过一个演讲,介绍什么是Leader,什么是Manager。偏见或误解,就自动认为公司老大是领导者,部门经理都是管理者和执行者,也只有公司老大、至少也应该是总监才能说有领导力吧?

所以最后一天我就问李帆谁报名了,她告诉我一个人都没有,说之前积极的人都去过了。问我一个人有没有问题。说实话,也是有一点懒惰心理。

最后我想到了抖音上看的一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后悔当时没有抄录):绝不要吝啬对自己的投资。既然公司愿意为我提供这个机会,为什么我不去学习呢?现在我是一个小经理,没准以后就是大领导了!

而神州英才的课,再一次没有让我失望,更是让我收获满满。

1. 什么是领导力

课程很快就让我正确认识了领导和管理的关系,正如第三天李彬老师总结的,管理是领导的初级阶段,而领导是管理的最高层次。

不管是小团队还是大团队,要想达到团队高效能,领头人都应该学会好的管理,采用领导的方式来管理。

下图是IBM领导力层次模型:


图片1.png

我目前处在第三层(第二层次水平也比较低),主要是通过个人能力让人信服来带领团队,但没有真正地做到为团队成员赋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支持。

真正的领导力是让人们自愿追随的能力,我现在的伙伴们能一直跟随我吗?凭什么呢?这需要我不断思考和改进。

2. 关于错位

管理常见的两个问题是职责错位和能力错位。职责错位是指管理者没有做到管理的职责,这对于很多从业务岗位提拔到管理岗位的人特别突出,比如我自己。能力错位是指管理者不具备相关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比如我自己。

去年9月担任部门经理以来,我时常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做系统研发,而不是将主要精力用于团队管理。虽然一方面原因是刚开始建团队时客观上没有多少管理工作,但主要还是意识不够。马总跟我们讲,做管理不是靠自己一个人,而是把工作安排别人做。而技术出身的我,总是觉得别人做又慢又差,觉得只有自己写的程序才是正确的。直到今年上半年前段时间,我还是习惯于自己一个人承担项目的很多工作。这都是职责错位的表现。

能力错位上,在参加神州培训前,模糊意识到自己不太会管理,同时错误地认为管理一定是通过自己摸索尝试(无方法论),而不是通过系统地学习来改进。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认为目前公司也仍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刚担任部门经理的时候公司没有给我提供规范化的指导?为什么我的领导也没有给我提供明确指导?按照情境领导力的说法,我有大半年时间处在D1(高意愿、低水平)的阶段,领导给我的却是S4(低指导、低支持)的管理。

好在及时地也非常有幸地参加了这次培训系列课程,我认识到自己管理水平不足,而管理是有方法的,或许我不是一个有天赋的管理者,至少我可以成为一个管理的不断学习实践者。

2. 关于情境领导力

情境领导力告诉管理者要学会诊断员工所处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对应策略灵活地运用,最终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好模式)。

情境领导力是按照事情、任务或工作职责来衡量一个人处于什么阶段:D1热情的初学者、D2憧憬幻灭的学习者、D3能干但谨慎的执行者、D4独立自主完成者。对应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S1指令(高指导低支持)、S2教练(高指导高支持)、S3支持(高支持低指导)、S4授权(低指导低支持)。

按照情境领导力的理论,一个人不是一直处于一个阶段,而是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尤其是岗位工作调整时,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需要观察和有效沟通,与当事人达成一定协议。

以前我在另一个部门做开发负责人的时候,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用S4应对一切,还自以为很厉害,觉得可以给对方更多自由,对方能够感激我。但是对于很多新手(D1),真滴是需要亲自指导、标准化流程、一步一步来,结果经常是过了一段时间,当我过问的时候什么进展都没有,自己还特别失落。

所以,下一步我认为很有必要,包括公司其他部门甚至整体都可以做一个评估,每个人员处在岗位哪个阶段,应该提供哪些指导和支持,针对性地实施。

3. 关于有效沟通

沟通是一种基本能力,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高级的管理者都是善于做沟通的人。

其实管理理论方面的书籍很多,机场还有一些书摊随便都能看见,貌似也挺畅销,但是看书的效果和现场资深讲师的现场口述、生动举例、模拟游戏这种形式相比还是差远了。

沟通理论有很多,但也许掌握几个关键的点并且深刻领会,就能收获很大。

肖老师举的关于女生常问的三个问题例子很形象。(1)你爱我吗? (2)你说我是不是胖了?(3)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 这三个问题都说明男人很多时候为啥说出的话不得女人高兴,是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生活中,话语往往带有潜台词,需要好好思考。但是反过来呢,管理者去和员工沟通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明确目的、明确结果、明确对方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现场还安排了一个模拟游戏。一个小组,一位总经理、一位经理、其他人是普通员工。现场发给每个员工一张卡片,上面有一些交通标识(如禁止停车、限速标志等)。员工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跟经理交流,但不能跟总经理交流。游戏开始时总经理拿到任务,这个任务是找出一个特殊的标志,该标志只在一个员工的卡片上出现。总经理负责将任务传达给经理,经理负责执行获得结果并告诉总经理,总经理向裁判汇报结果,。游戏规则很严苛:交流时不能使用肢体动作或语言,只能传递纸条。在规定时间内,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这个游戏一方面深刻教育了我们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我一开始就因为使用了动作被扣分,另一方面就是说明了沟通的重要性。经理角色很重要,需要收集到来自个员工的信息,这取决于他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沟通方式去传达任务。总经理也很重要,任务是否有效地传递给了经理。最后大部分组都乱成一锅粥。事后很多人自然地把责任归咎于经理。但是每个人都有责任。比如一开始的时候,员工都不知道任务是什么,干着急。有的人是一直等,有的人会开始想办法,无论是主动报告信息还是相互沟通信息,都是一种比等待更有意义的行动。也再次教育我们,“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效沟通的方法:先陈述事实(千万不要带评价),然后谈自己的感受(也不能是对对方的评价) 询问原因 表达请求。

4. 关于个人战略

管理者在管理他人之前,首先需要是一个自我管理者。

给自己做管理,包括设立理想、愿景,制定行动计划,切实地执行等等。

课程内容最重要的就是给了我们一个表格工具,让每个人自己填写五年愿景、两年目标、年度主题、个人战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个人核心价值观、年度行动计划。

很久以前,我给自己定的是“做一个有文化的程序员”,这几年的目标一直徘徊不定,一方面想深钻技术,另一方面又想当领导。对技术的追求没有变,问题是都很模糊,算不上什么自我管理。

而且可能很多人也是一样的问题。我打算专门花点时间,帮助团队成员梳理自己的个人战略规划。

X. 写在最后

三天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的课程结束了,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所以今天迫不及待地要做部门建设规划宣贯,要做技术培训,要搞团建活动。通过这两次课程,我自认为思维发生了很大转变,也真正地在知道我的个人习惯和工作方式,我希望这种改变能够感染团队的小伙伴,帮助大家一同进步。为自己赋能! 为团队赋能!

感谢天玑公司! 感谢神州英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加神州英才卓越组织领导力培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