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

15岁念初二,迷迷糊糊的年龄,上了镇上初中。离家很远,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人生的困惑。

小镇是教育重镇,以管教极严和作业繁多著称。周六仅仅一下午假期,供远路的孩子回去拿一周的生活费,周天早晨再回到学校。每天只有上课下课,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同学们除了学习似乎无事可做,大家聊的话题无非是从数学题转移到语文题。

张老师是语文老师,每周会布置一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有字数要求,小作文文风和格式不限。我自小缺乏读书的动力,看闲书的时间比正经上课的时间还多,反而写作文倒是得心应手,随便将看到的故事重新编排一下就是一篇作文。但遇上张老师,应付式的写作文碰到她这个极其认真的老师,随便写便过不了自己这道坎。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同学有一个本子,老师取名为“拾贝”,意思是,我们是在大海边奔跑的孩子,拾起海水冲上来的贝壳,贝壳里藏着一颗颗珍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便有了一串珍珠项链。这个本子只是一个摘抄的本子,名字却取得如此诗意。我的小本子,前前后后写了三本,到现在碰到喜欢的句子,也会复制粘贴到便签或备忘录里,也是得益于那时的好习惯。张老师经常会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几遍,自己就记住了。”

我写了第一篇作文,张老师在下面认真的写上评语:“生活不仅仅有乌云,还会有太阳。太阳有时被乌云遮住了,但你要相信阳光迟早会来。”简单的一句话,照进了我的心田,似乎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于是,我的文字也开始活蹦乱跳起来,偶尔写上一小段诗,也会被她拿去念,慢慢的,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似乎也开始可爱起来。

学校管教极严,不允许学生看课外书,张老师见我们偷偷看杂志,并不说什么,而是默默地鼓励,但不会允许我们沉溺于其中。只是说学生不仅需要读书写字,也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时候,她自己看到好看的文章,也会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后来想想,这种行为在当时大环境里多么难得。后来,每次去拜访她,她总是满满的鼓励。挂在嘴边总是一句:“好好照顾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她从来不会想,把学生变成什么样子,更多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

15岁的时候,遇见张老师,青春少了迷茫,多了坚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