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骂它辣眼睛毁三观,然后呢?

官人说:

好久不见的六小龄童回来了。

而且还带着师傅和师弟们回来了。

今天首席影评官发表的是影评人笔芯的文章—《财迷》。

86版西游记,相信是很多80、90后小时候的回忆,尤其是取经四人组凭借着极具辨识度的角色,声名大噪。

不过,自86版《西游记》播出后,师徒四人虽然也陆陆续续演绎了多部影视剧,但却始终没有浪花,只有六小龄童还相对有一些话题度,他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宣布要组织原班演员人马重聚拍摄《西游记》院线电影版本。

虽然《西游记》的院线版本没有执行,但是86版《西游记》师徒四人重聚的另外一部网络电影《财迷》近期在爱奇艺上线了,四人30年后首聚大银幕立刻引来了满满的回忆杀。

然而没想到,该影片一经开播便是清一色的差评,爱奇艺目前也只有7.3分,让人唏嘘不已。不少观众表示,这几年来六小龄童不断利用“西游文化”捞金,致使他的口碑急剧下降,观众已经不买账了。然而客观来讲,《财迷》真的只是因为六小龄童的原因吗?似乎也不见得!

01.制作粗制滥造,毫无电影感

《财迷》从制作上,就显示出了粗制滥造的质感。

影片开场,是以大家凑在一起,看院子里边唯一的一台电视,缅怀曾经的《西游记》播出岁月。继而,六小龄童老师又给看《西游记》的孩子们表演了孙悟空的耍棍子。这个开局,显然和电影角色毫无关系,有点强行刷情怀。

不仅如此,在配乐、剪辑、摄影、字幕等前后期制作上,也能看出《财迷》剧组的粗制滥造和不走心,首先是开篇字幕就看到了明显的错误;

再者,剪辑上也有很多逻辑硬伤。

比如当六小龄童饰演的郝鲲鹏在床上数钱,撒钱后躺在钱堆里竟然使用的是倒放镜头,这种处理十分无厘头,会让观众不明所以。

再比如,郝鲲鹏因为买股票中2000万后,被网络公司强制带走包装成新一代股神,主持节目、住豪宅、开豪车,还有保镖跟随,但是中间又切入了他多次回自己家数钱的镜头,并且前后没有任何铺垫,剧情不连贯;小偷的望远镜镜头及短信镜头重复出现多次,看似营造悬疑氛围,但实际上过于啰嗦反而降低了悬疑感。

最后,该影片的摄影也是影响了整体的质感。

比如郝鲲鹏女儿的画面更像是手机视角拍摄,缺乏影感;另一个小偷作为故事线之一,却在片中全程0露脸,这不太符合观众的观影期待。

02.“西游”人设再利用,换汤不换药

除了制作上的短板外,影片在在人物个性及人物关系上的处理上与“西游记”中的形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六小龄童饰演的郝鲲鹏是一个抠门到极致的财迷,得了两千万之后,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关起门来数钱。不过仔细审视一些细节会发现,不管是数钱时候眼珠乱转、乔装打扮去银行取钱、抗着自行车在胡同里东躲西藏等等,似乎都能看到些许曾经饰演美猴王的影子,抛开这部电影,作为曾经的“西游迷”,看到这还是会有诸多感慨。

马德华饰演的朱首富,在剧中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假股神,并且十分贪财,利用当年指导郝鲲鹏花2万元买的股票十年后涨到了2000万,就想尽花招想分一半羹,这跟猪八戒的厚脸皮、贪财、耍小心眼的形象如出一辙。

除了他们两个形象生动以外,刘大刚饰演的沙大海和汪粤饰演的唐老板相对比较淡定,他们对名利的淡泊,恰巧也是沙僧和唐僧的个性,与郝鲲鹏和朱首富这两个财迷形成对比。如此可见,也算是西游师徒四人以另一种方式在现代重聚。

不过,角色人设打情怀牌可以理解,但是后半段的人物集体转变做公益营造的略微牵强。因为他们四人的关系铺垫本身就不够,人设转变的也有些仓促,缺乏合理说服观众的转折点,这样的强行关联略微有些尴尬。

03.剧情逻辑混乱,先抑后扬过度煽情

影片的故事在叙事能力和镜头语言表达上都是相对薄弱的。

剧情中间包含很多片段实际上都是有功能性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郝鲲鹏本身就卖菜为生,但是在人物介绍时却设定他去别地买菜的场景,以体现他的爱财,这样的设计过于刻意。

再比如,影片最开始出现的小偷,在蹲点跟踪了郝鲲鹏多次均未能如愿,偏偏在结尾父亲有钱治病后,他盗取成功了,最后还特意看到郝鲲鹏给女儿录的视频弃暗投明,这所有的巧合看似就是为了体现他的救赎而强行煽情。

此外,在股灾发生后,郝鲲鹏和女儿的情感戏突然爆发,各种回忆片段来袭,突出郝鲲鹏和女儿的父女情深,但是前期缺少完整的情感线,使得情感爆发的太突然,观众难以达到共鸣。

不过,抛开这些剧情逻辑上的不合理,六小龄童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从小商贩的神态,小人物的贫寒,到暴富后的不敢相信、躲躲闪闪,以及暴发户心态,他都演绎的颇为细腻生动。

最值得一提的是,郝鲲鹏对女儿的父爱塑造的十分有感染力。影片对他变成财迷进行了一段前期铺垫,就是女儿小时候患病了没钱医治,他看似财迷其实一切都是为了女儿,父爱如山的表达紧抓泪点。后边郝鲲鹏得了癌症,给女儿打电话,却都是以忙为借口匆匆挂断,他的无奈、心疼其也射了当代社会很多家庭现状:子女常年工作在外,父母总是苦苦等待。

能看出来,导演是想传达这样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思考:钱乃身外之物,不应看的太重,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财富。这也是警醒社会上很多子女们不管身在何方,常回家看看,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后悔莫及,影片最后呈现的就是所有人的自我救赎。

整体来说,《财迷》虽然作为电影不算太合格,但若只是带着情怀去欣赏几人的互动表演,而并非夹杂更多的商业批判性去看,也许心态会完全不一样。不管是哪种心态,几位艺术家的奉献精神还是值得称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骂它辣眼睛毁三观,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