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名叫郑家沟村,坐落在四川一个较偏僻的山沟里。08年地震后举村搬迁到离城不远的一个新地方,名字还叫郑家沟村。
我的童年是在这个村庄度过的。
2008年,一个特殊的年份。那年发生汶川大地震。那年我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我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上大学,我们村也确定了要全部搬迁,重建家园。
至此,我和我们村庄都一脚迈进去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在坐上火车的那一刻,就知道,新的人生开始了。
我们村庄也从此改头换面,全部集中重建,彻底走出了那个山沟。
但是,我的记忆却全部停留在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多少次梦回那里,多少次亲身回到那里。
看过很多关于村庄的文学作品,那些记忆不断被唤起。
我想回到过去,再去那里看看。告诉那时的自己,现在的我是个什么样的,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好想回到过去,再去那个村庄,那个土房里生活下。
和那时的小伙伴们再玩下,去那个山村小学的教室坐下。
过去就是一部电影,我们都是这部电影里的主角。
只是这部电影没有彩排就直接演完了。
1
那间老屋
我家的老屋现在已经垮掉了。搬家后还回去过几次,现在房子已经不存在了,房前屋后院子里都已经是杂草丛生了。
我家有四间房。
一间是卧室,是我爸妈的新房。这间房里除了摆了一张一米五的床外,还有一个小衣柜,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放着一台电视。一个矮柜。除了放一家人的所有衣物外,还要放粮油,储藏粮食等。
一间是堂屋,基本是多功能厅,在里面要放很多东西,储藏粮食,会客,冬天烤火,等;后来还放了一张床,小时候我和弟弟在这里睡。
一间是厨房,我们叫灶房。里面有一个大灶台,有四口大锅,一口小锅,这几口锅共连着一个烟囱通向屋外。一口锅是我家做饭的,一口是奶奶做饭的。另外两口是过酒席时用的,不常用。还有一个大案板,案板下有一个碗柜。案板旁边有一个手推石磨。挨着石磨的是一台手摇压面机。还有一个能装两担水的石头大水缸。
还有一间是奶奶的卧房。我从小基本是跟奶奶睡觉的,奶奶这间房还算比较大,有一层阁楼,是最先跟爷爷一起建的。
另外还有一间瓦房,与住的屋有几步路的距离,中间隔着一条路。是我看着爸妈建起来的,就是牛羊圈和茅厕。
这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回头有机会写一写。
门口是一个院坝。一半是石头铺平的,一半是土坪。院坝边缘是一圈石块垒成的栏杆。这些石块也是我们平时休息的坐凳。特别喜欢夏天的夜里,躺在上面看满天的星星。
屋后一个阴沟隔着一堵石头垒起来的地坎。这地坎上种着很多果树,有枇杷树,有梨树,有竹子,最多的还是杏树。这些杏树是爷爷奶奶栽种的,已经长的很大了。屋后一大半都被这些果树覆盖。每年杏花梨花开的时候,整个房子都被这些花所包围覆盖,煞是好看。
与我们房子连着的是我二爸家。与我们家不同的是,他们有一间房是红砖墙,两间是木板墙。而我们家除了全是自己烧的黑砖墙,就是土墙。所以感觉他们的房子会比较新,比较好看。
我们两家房子和院坝是连起来的。
不远处还有一座房子,跟我们差不多大,是我大爸家和他的两个儿子家。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爸就因病去世了。差不多跟我爷爷同一时间去世的。
所以在我印象中,就是奶奶带着我们家和二爸家住在一座房子中。大妈带着二哥三哥两家住在一座房子中。
2
夏家坡
我们都姓夏,坐落在一个坡上,所以也叫夏家坡。
还有一个名字,叫狮子崖。因为房子旁边有一个山,像一头卧着的狮子而得名。
我们两座房子分别坐落在两个半山坡上,中间隔着一条沟。这条沟也是我们这里的水源地。从上到下,有水塘,一口水井,洗衣服的水坑,还有牛吃水的水坑。一直通向最下面的水库。这个水库可是村里的宝贝。我的童年记忆大部分也都与这个水库有关。
这两个半山坡上除了这两座房子,这条水沟,狮子崖山,剩下的都是土地和山林了。
房前屋后都是这样的山地。我的祖辈都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种地砍柴放牛,养我们长大,直到搬迁……
这里地方虽不大,但每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名字,比如什么坡,什么湾,什么沟,什么坪,什么坝的……已经完全印入脑海深处。
3
郑家沟村
这是我们这个村的大名。
可能是因为村里姓郑的人家多。其实郑家沟村还分王家沟,沈家沟,田家山,阴山,阳山,包括我们夏家坡。
村口一条马路通向城里,想去城里都必须要经过村口。我们以前上学的郑家沟小学就在村口。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父亲这辈人除了种地,就是挖煤,大大小小的煤矿有很多处。村里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到煤矿上班,挣钱,这几乎是那时唯一的赚钱来源。
……
断断续续的记忆,暂时记录到这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