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政策回顾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是日更第170天,小澡哥给大家简单回顾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人才政策的演变。

第一阶段:1978-1991年:序幕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南方讲话以前,是上海人才政策拉开序幕的阶段。在党政干部方面,上海大力改革干部管理体制,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分类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管理党政干部的办法来管理一切干部。在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方面,积极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把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面对严重的人才短缺状况,上海实施专门人才倍增计划,有力地支撑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第二阶段:1992-2003年:加快建设人才高地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南方讲话以后,上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围绕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全面启动人才工作的改革进展,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包括:树立“人才资源是上海的第一资源”的观点,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提出“一湖好水,一湖活水”理念,加强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建立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加强人才市场及市场体系建设;启动培养万名科技带头人工程,促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坚持人才分类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多部人才政策法规,加快人才法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3-2015年:着力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

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上海吸纳、聚集各类人才成效显著,人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配置机制初步形成,人才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上海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快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人才服务水平。自2003年起,上海实施两轮海外人才聚集工程,成功引进21994名海外人才;设立“浦江人才计划”,每年出资4000万资助新近来沪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

第四阶段:2016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

近年来,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上海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来去自由、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外人才聚集政策。在吸引国内人才方面,充分发挥户籍政策在国内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聚集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上海初步形成的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户籍人才引进等政策体系基础上,强化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的引才机制,对创业、创新人才实施政策倾斜。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重点在人才评价、流动、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

参考资料:

汪怿,《未来30年上海人才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人才政策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