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废仁出:学习《道德经》心得(19)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八章  )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阐述了他的政zhi观,指出了为政者的四个境界,体现了他政道合一的思想;第十八章老子讲了他的社会观。

通过读这一章感觉到了老子明显的非儒色彩。

这章虽然只有短短的26个字,但是理解起来却很费周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很烧脑啊”!

为什么呢?因为感觉老子这一章所阐述的观点与以往在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相冲突,都是“圣人”之言,孰对孰错呢?也就是说我应该听谁的呢?

但是在反复学习、思考后觉得二者都对,只是老子的思想意识更上了一个层次,他所追求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大“道”,也就是说他阐述的“道”,乃儒学阐述的“德”之本。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直译: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理解与感悟:

这一章的经文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其基本意思是:当大道被废弃了,才显现出仁义;当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聪明智慧出现了,伪诈才盛行;当父子、兄弟、夫妻不再和睦,才彰显出孝慈;当一个国.家的政zhi昏乱之时,才出现所谓的忠君爱国之人。

但是要真正理解老子的思想,也就是经文的本意的确很费脑筋,因为他的思想与大家孰知的儒学里的“仁、义、礼、智、信”似乎相抵触,需要我们认真去研读,我的理解是:

—1—

道废义出。

从人类的发展轨迹来看,最开始人们只是满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更多的欲念,所以人们各安其位,各行其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统治者与民众之间都能和平相处,这就是顺应了道。这个时候人人皆有“仁义”,所以特殊的仁义彰显不出来,也没有大力倡导仁义的必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需求和欲望的增加,大家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需求,各种恶的习气开始出现,就是大家所说到“世风日下”之时,人们才开始崇尚仁义,希望用仁义的力量来挽救日渐颓废的局面。于是“仁、义、礼”就应运而生了。从这一点看,儒学的“仁义”并非错误,只是它就像一位外科医生,是来割除病症的,而“道”就像中医,是讲养生,治未病的。

“仁义”只有当社会的躯体出现疾病之时,它才彰显出作用,况且,如果病已进入膏肓,“仁义”这个外科医生也无力回天。所以,只有遵循“道”,让躯体无病才是事物发展的本源。

老子就他所处的时代的症结,提出的他的这个社会观,足见老子深邃的洞察力,以及高超的为政理念。与其费力地用“仁义”去“纠偏”“匡正”,不如正本清源,返本复初,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无为的朴实状态,也就是“道”的原始状态。

—2—

老子在这里将辩证法用于社会治理,他揭示了“大道废”与”有仁义”的辩证关系,“仁义”出不是偶然的,它的原因是“大道废”,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当一个时代大力呼唤“仁义”之时,也就是说明这个时代充斥着不仁义。就像人们经常说的:缺什么,才显摆什么。

不是吗?当我们的国家出现内you外huan,整个民族处于生si存亡之时,才有仁人志士的振臂疾呼,唤起民众的觉醒,才有了几万万人的浴血奋战,因而才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

当社会上出现某些不和谐之声,加之别有用心的人想对我们搞和平演bian之时,我们才举国上下崇尚爱国。

当我们的国.家出现突发yi情之时,才有了几万人同心抗yi的的逆行之举。

特别是最近出现的突发水灾,才又涌现出大批英雄人物,以及积极向灾.区捐.助救.灾物资的爱心人士。

以上实例均证明了“仁义”出与“大道废”的辩证关系。如果可能我们宁愿不出现那些“英.雄人物”、不要那些“爱.国”宣传、不要那些“逆.行.者”和那些“爱心人士”。

但是,这些事物的出现也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就像空气流动形成风一样。

—3—

“仁义”出现的原因是“大道废”,同理“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一样,都是有其原因的。

当人类强调、呼吁、崇尚“仁义、孝慈、智慧、忠臣”现象之时,也是人们把留存于心中的最根本、最宝贵的大道废驰之日。

一个很和谐的家庭,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尊重父母,兄弟姊妹和睦相处,父父子子,那有什么孝慈之分,这个时候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都是“孝慈”的,因而用不着强调“孝慈”。正因为出现了不慈父母、不孝子女的对比,才突显出其他父母的慈和另外子女的孝顺。

同样,当一个guo家(单位),领dao和下属各司其职,君君臣臣,那有忠奸之分?正因为有了不守信的君和不负责任下属(臣)的对比,才突显其他下属(臣)的忠。

纵观历史,越是出现忠臣、良将多的时代,这个时代就越是动荡的时代。

历史上出现的几大“谏臣”,大多都是当时社会动荡,要么国君昏庸无道,最著名的当属关龙逄和比干。

关龙逄是一位彪炳史册的诤臣,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谏臣”。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帝wang,即位初期,他酬躇满志,励精图治,命人用黄色丝帛画出历代圣明君主以自勉,人称“黄图”。但是后来长期国泰民安,政权稳固,桀的警醒之心麻痹懈怠。他不理朝事,沉迷淫乐,看到这种变化,关龙逄痛心疾首,他向桀呈上“黄图”,声泪俱下,苦苦劝说。桀不仅没有幡然悔悟,反而恼羞成怒,斥责他一派胡言,并下令烧毁“黄图”。

后来因为多次劝君君不醒,于是义愤填膺,最后赴桀发明的炮烙之刑而死。

至于比干,可能很多人都因《封神演义》知道一些。

比干是我国历史上以死谏君之忠臣典范,孔子称“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而比干为“三仁之首”,有“天下第一仁”之誉,是历史上的大忠大义之臣。

比干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忠谏之士,但是比干作为人们眼中的圣人,他的事迹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致于人们一提到大忠大义之臣,立刻将之与比干联系在一起。

关龙逄和比干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大忠大义之臣,其原因就是当时桀和纣王的昏庸无道及社会的动荡,也就是“大道废”的时候。

再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抗击外患的名将,如李牧、蒙恬、霍去病、岳飞等等,他们所处的时代当时也都是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时,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代造就英雄”吧。

当一个时代不需要大力呼吁仁义、孝慈、互爱、爱国之时,我们的生命才进入了正常,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把仁义、孝慈、忠义、爱国等品质溶入到血液中与行为中了,也就是社会的万物都按照本源的规律运转了,达到了“道”的状态。

不管是老子的“道”,还是儒学的“仁、义、礼”,都是引导人们向善,向回归自然的方向发展的。

老子的“道”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现在我们说的“治本”,让万物遵循各自自有的规律;儒学的“仁义”“孝慈”“忠义”属于治标,当“道”这个“本”出现问题时,它们才有市场。

作为一个时代的领dao者及普通民众,希望的都是大“道”兴,希望的都是国泰民强,安居乐业。

那么,就让我们认真学习《道德经》,认真体会其精髓,尽力让一切行为都顺应“道”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废仁出:学习《道德经》心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