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500鬼子之母,专吃人间小儿,鬼子母为何成了观音菩萨护法?

本为500鬼子之母,专吃人间小儿,鬼子母为何成了观音菩萨护法?

《西游记》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跻身四大名著,成为一部优秀的长篇神话传说,千古传诵。

通读《西游记》会发现,作者吴承恩浓墨重彩塑造的主人公孙悟空,是一位活泼可爱、机智勇敢、乐观豁达、富有斗争精神,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除了如孙悟空一样的英雄外,《西游记》里还有一些容易被人忽略,但却非常有意思的边缘人物。例如,原著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一章节中,谈到一句“鬼子母”的人。

唐僧师徒进入号山,被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强行阻拦,孙大圣与红孩儿斗智斗法,吃了不少苦头,最终都难以将师父从枯松涧火云洞中救出。

孙悟空困顿之际,想到了南海观音菩萨,请这位大慈大悲的菩萨出面相助。

当孙大圣来到普陀珞珈山,正在向前行进时,24路诸天迎着了他,并向他行礼。孙悟空说明来意,一位名叫“鬼子母”的诸天,亲自来到潮音洞外,向观音菩萨禀报。

经过观音菩萨同意后,孙悟空才得以进来参拜。

在西游神话故事中,这个情节一扫而过,如果不加以留意,很难注意到“鬼子母”这个菩萨身边的护法公差。

网络中,有读者留言问,“鬼子母”是何来历,为何在收服红孩儿一章节中,他仅闪身一显?她又是怎样成为观音菩萨身边的护法的?

查阅资料发现,“鬼子母”最初并非是一个正面的形象,而是一位靠吃人为生,特别是喜欢吃人世间的小儿而闻名。

“鬼子母”为何会有这样的“恶习”?相传,她还是一名牧羊女时,曾参加过舍王城举行的一次盛大法会,后与500名伙伴一同赴会,期间高兴之余,跳起了舞,不慎流产,这些同伴却都抛弃了她,扬长而去。

牧羊女孤单无助、懊恼绝望之际,发下恶愿:来世生在王舍城中,要吃光人间小儿!传说,她后来转生为药叉女,生了500子,每天靠吃小儿为生。

正是因为她是500鬼子之母,民间俗称她为“鬼子母”。她刚出生时,鬼子母的模样是十分俊秀的丰润贵妇,特别地招人喜爱,受人喜欢。

因此,鬼子母还有较为洋气的大名——“珂利帝母”,取意为“暴恶母”、“欢喜母”。

那么,这样的一名恶神,又为何能成为24护法诸天,能成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身边的护法神仙呢?

这得先从“鬼子母”意外失去一个孩子说起。原来,鬼子母专吃人间小孩子的恶迹,恶名远扬,传到了如来佛祖的耳旁,佛祖得知此事,有心将其收降。

一天,如来佛祖悄悄地将鬼子母的一个儿子藏了起来。鬼子母失去孩子,痛心不已,整日以泪洗面。

当她听说,这个孩子留在了佛祖身边,并要求佛祖将这个孩子返还给她。如来佛祖对他说:你有500个儿子,丢失一子,尚且如此心疼,你不换位思考下,想想那些被你吃掉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只有一两个孩子,又是怎样的感觉?

鬼子母听了佛祖的话,如梦初醒,幡然悔悟,皈依到了佛门,成为“佛教护法20诸天”之一。

20诸天,又称20天,“天”,也是“神”的别称。20诸天分别是:大梵天王、帝释尊天、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密迹、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辨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龙王、阎摩罗王。

也就是说,在护法军团中,鬼子母神排在了第15位。

由于鬼子母子息很多,是个多产女护法神,因此民间在大雄宝殿两侧等供养鬼子母,以求祛灾得福。同时,也有将她作为“送子娘娘”、“送子观音”来礼拜。

比如,著名的四川大足石刻中,位于北山的一洞窟——珂利帝母窟,窟中所雕的主神,正是鬼子母,她头戴凤冠,身着长袖圆领宝衣,脚穿云头鞋,坐在龙头靠背椅上。

在她的左手中,环抱一个小孩子,右手放在膝上,非常地慈祥。周围还有两位侍女,哺乳婴儿的乳娘,9个天真浪漫的孩童,或站或坐等生动形象。

鬼子母后来成为观音菩萨身边的护法神,应该与鬼子母多子多福的送子观音(送子娘娘)形象有关。

在西游中,鬼子母在收服红孩儿时,唯一出现过一次,网络中有观点称,鬼子母是红孩儿(铁扇公主)的母亲。

母子连心,得知儿子有难,做母亲的实在心疼,就从20诸天神中,踊跃前往,通报观音菩萨,希望能给予原则范围内的关照。就此网络观点,您又是否认同呢?

在西游文学作品中,同时还涵盖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内容,使得读者或观众在喜闻乐见的趣味阅读中,不知不觉学习受益,增长见识。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为500鬼子之母,专吃人间小儿,鬼子母为何成了观音菩萨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