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熊孩子奶奶?几句话,就把她气跑了

1

周末,带康康去广场玩。

广场有一个人工湖,在那儿,遇到一位大妈,带着孙子小帅。

小帅比康康大,高了足足一头,他喜欢跟在康康后面走。

康康捡了柳枝,在地上画圆圈。

小帅立马跑过去,踩康康的柳枝。

他奶奶批评小帅,你别去踩弟弟的树枝。小帅眼皮都没抬,继续追着踩。

他奶奶脸一拉,又重复一句,别去踩。

小帅充耳不闻,继续踩。

无奈,他奶奶一把拽住小帅,往后拉了一把。

2

康康下到水边的台阶上,沿着台阶往前走。

小帅嫌康康走得慢,伸手推了康康一下。

他奶奶说了一次,他依旧没反应。

没几步,又推康康。

我走过去,告诉小帅,你别推他。

小帅没反应,我只得提高音量,认真的告诉他,阿姨跟你说话呢,你别推他。

刚说完,那个奶奶冲过来,指责我,那么大个人了,你冲孩子喊什么,居然跟个孩子一般见识,没素质!

然后嘟嘟囔囔个不停,很像唐僧的碎碎念。

我不找事,但也不怕事。

话赶话,我就跟她吵起来了。

我说,你才没素质。小孩在水边推搡,多危险。

小帅推我家3岁多的孩子,你觉得合适吗?你管不了,我还不能说了?再说,你说小帅,结果是什么?他听你话了吗?

大妈一脸愤怒,不停地强调,我说了啊,我说他了呀。

接着,她愤愤的拽住小帅,边走边嘟囔,以后别跟那个小朋友玩。

小帅很茫然的被拽着离开了。

3

整个过程,小帅踩康康树枝,没什么危险性,康康也没觉得委屈,我就不去管。

我觉得,小朋友相处,家长如果处处干涉,会让孩子变得斤斤计较。

而且,孩子有处理能力。他有独立的思想,遭遇不满,会讲出来。当孩子觉得解决不了时,家长再去引导。

但在水边玩,性质就不一样了。小孩下手没轻没重,万一失手推到水里,后果谁承担得起!

看得出来,小帅想跟小朋友玩,但他用的方式不对。踩小朋友的东西、推搡小朋友,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作为带孩子的奶奶,她只知道,用否定的字眼批评孩子,“你不能这样,你不可以这么做,”但她没有引导孩子,跟小朋友要怎么相处。 

最后,还‘教育’孩子,你不能跟那个小朋友玩。

这样,在孩子心里形成一个误区:我做的是对的,其他小朋友是有问题的,我不和他们玩。

讲真,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不教他对错,他就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这个事情,当时很愤怒。但事后,我也反思了。

首先,孩子对于成人的话没反应,这本身是有问题的。

可能家人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对,时间长了,无论大人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了。

第二,跟小帅沟通,不妨采取他感兴趣的话题,切入点对了,孩子很可能就愿意跟你说话了。

第三,至于熊孩子奶奶,自己孩子没受欺负,就采用温和的方式。一旦孙子被别人说了,立马化身‘正义使者’袒护孩子。

可是,这种袒护,会变成孩子的枷锁,限制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也会让孩子失去辨别能力。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因此,选择带孩子,请谨言慎行。

你的每一副模样,都会刻画进孩子的心里,成为他的参照。育儿路上,真的真的无小事,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碰到熊孩子奶奶?几句话,就把她气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