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荒原狼》之感

读《荒原狼》之感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阅读黑塞的作品,缘因书名。

这本书看得有点吃力,主要是精神世界剖析较多,有时候不得不细细品读。也极容易融入主人公的思绪里。其中读到那种能透入灵魂的精髓之言,自己的心也跟着沉入思考。小说是黑塞1927年完成,即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年内,也是黑塞50岁时完成的一部长篇名著。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位近50岁中年男人精神世界的苦痛、矛盾与孤独;一位先知先觉者对尊严、对人类生活的意义饱以极大的怀疑。他活在现实与理想梦幻的挣扎里。他是一个矛盾者,也是一个极度的孤独者,还是一个自杀者。也影射了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有思想者都染上了这种“精神疾病”。

“哈勒尔心灵上的疾病并非个别人的怪病——它是属于时代本身的弊病,是哈勒尔那个时代的人集体所患的精神病,染上这种毛病的绝不仅仅是那些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尤其是那些坚强的、最聪明、最具天赋的人,反而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从书名荒原狼便可以读出:孤独、苦闷、彷徨、流浪、离群索居之感。但人又归属动物的一种,生存又是第一要义,又不得不融入社会,生存的现实又迫使他接纳内心厌恶排斥的东西。这就是主人公内心无法调和的痛苦,挣扎。如费洛伊德所谈论的人的“本我、自我、超我”。不同的“我”在内心里纠缠、争斗。也是作者所表达的“这些人无不具有两个灵魂,两种本性,其身上不但具有圣洁、美好的东西,而且具有凶残、可恶的东西;不但具有母性的气质,而且具有父性的气质;不但可以感受幸福,而且可以感受痛苦;二者不但相互敌视,而且盘根错节地并存,就像哈里身上的狼与人一样。”

感叹于作者在二十年代就穿透人的复杂多面性并率先以文字方式剖析出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矛盾。据说这部小说后来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更为令人惊叹的是作者那振聋发聩的声音 “教育的基础就是‘将学生的意志摧毁’。”“而这种教育让他学会了一件事——自我憎恨。终其一生,他将全部想象的天才、全部的思维能力都用以反对自己——反对这一无辜而高尚的对象。”敲响了我们这一代人。

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抱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一是反对战争,指出了那个时代、思想与文化的不完美,并提出统治者应该有的自省能力。“我认为,每个国家和每个人,在政治‘责任问题’上均不应该浑浑噩噩地沉醉于编造的谎言中,他们一定要自我反省,看一看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延误了什么时机,保留着哪些陈规陋习,从而承担起战争的爆发和世界上其他不幸事件的一定责任——这或许可以成为避免下一次战争发生的唯一道路。”二是对教育弊端的提出,呼吁社会不能人云亦云。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叙述,第一部分是第三者以序的方式讲述;第二部分是以主人公自传体现;第三部以梦幻形式:一本小册子“论荒原狼——替狂人而作”的手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中重点是放在第三部分。虚拟主人公在极度痛苦中却选择了他之前厌恶的、排斥的荒诞不经的生活,最让他自己惊恐的是自己却耽于此种生活,并乐此不疲。通过进入魔法剧院(寻常人不得入内)包括舞会后的一场游戏。让灵魂在虛妄中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剖析人性与狼性的斗争。直面内心地狱,更深层次突现了主人公的灵魂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迥异和差距。

小说结尾作家在矛盾痛苦中也作出了另一种指引:学会理解、接纳、取舍。

“您理应学会笑,这是你对自己的要求;您理应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的绞刑架下的幽默。不过,您打算做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却不希望做人们要求您做的事情!”

“您该活着,学会笑,学会倾听该死的生活的广播音乐,学会尊重隐藏在这种音乐之下的精神,学会对音乐中可笑的、毫无价值的东西进行取舍。”

小说中多处谈到音乐,美术,以及莫扎特,歌德等著名艺术家,象征手法表现痛苦世界的对立面,那是荒原狼的正立面,是带给人精神层面的快乐、欢畅、也是信仰世界的那一面。

具说这部小说是黑塞的自传体小说。把一个中年男人精神的矛盾、孤独、绝望淋漓尽致表达了出来。这不是一个人的痛苦,是一个时代的痛苦。联系到现实的我们,每个人灵魂中不都有两个自我?一个人性的,一个兽性的,一半现实的,一半理想的;我们只能平衡取舍,用以减少内心的苦痛和麻木。从这个意义上讲,黑塞是先知者,也是他的作品成为名著之缘由,我们在读这种哲理性小说时,能领略到一丝作者内心的某种痛,便是其意义所在。最后以文中作者所呐喊:“人类所走的是一条充满痛苦的无望之途。”来结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荒原狼》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