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另一个神秘人物–人格分裂(心理个案分析)

洛丁没想到自己在强迫症的分析中停留了这么久。

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出现的强迫症倾向,多年来就像一个他并不喜欢也不大讨厌的伴侣伴随着他。他原本想轻而易举将它解决掉,

进入现在主要困扰他的焦虑症,没想到,因为一个人的几句话,对强迫症的分析越扯越多。

这天,在一家影视文化公司当编导的卢倩来了。卢情是他十年前在大学任教时的学生,后来毕业离校了,却真正走得近了。说她是他的红颜知己,大概最能大雅不俗地概括两人的特殊关系。

洛丁和卢倩差不多无话不晚,有关自己心理疾病的事也早都对她讲过。卢情来了也是先关心他这方面的情况。两人在家中说了会儿关乎洛丁焦虑症的话,决定还是到外面走走。当他锁门离家时,对房门又拉了一二十下。

卢情早知道他这个特点,说:你还要强迫行为多少次?这要在农村说来就有点着了鬼了。

就这一句话却让洛丁心中一动。

他手拉着门在体会那个“鬼”:理智当然早已清楚,这门锁得十分安全,里边是木门,外边是防盗铁门,为什么还不放心?是“罐”在不放心?

他体会到自己心灵深处还有另一个人物。

他发现,有模模糊糊的另一个人格在支配他。

更准确说,理性的自我与那个隐蔽的自我都在争夺对他行为的控制权。

“我”到底是什么?

这个借大的哲学问题在这里变成了亲切可感的心理学问题。

                    两人下楼走出小区。卢倩问他在想什么。

洛丁说:我发现确实有一个潜在人格在强迫我关门反复核查。

我的理智知道没必要,但是潜在人格还是要拉上一二十次门才罢休。

这个潜在人格也就是在关门之类的小事上支配我一下,无关大局,如果它再强大十倍百倍支配我一半言行,我是不是就成了人格分裂?

卢情说:那你研究明,这种研究悦不定还很有意义。这话又让洛丁心中动了一下。

卢倩看他锁起眉头,问:想什么呢?

洛丁收起恍惚的目光说: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强迫症的一些规律。

洛丁讲述了他新发现的规律。

第一,他的强迫症主要表现在对各种门的密闭上。

无论是房门、车门、水门(阀)、气门(煤气阀)、窗门(户)、抽屉(门)、自己的心灵秘密之门、隐私之门等等,对每一种门是否密闭,都要做反复核查的强迫行为。

而像有些强迫症患者反复洗手的强迫行为他倒从未有过。

第二,他对各种门反复核查的强迫行为,也因为情况不同而非常有异。

如果离家时间长,那么,临走时锁房门要检查二三十次;如果下楼溜达一会儿,那房门最多也就拉十来下。又比如,车停在收费停车场,他锁车拉门七八次就放心了;要是停在黑灯瞎火的路边,可能拉上二三十次才放心。

卢错说:你的强迫症还知道区别对待嘛。

第三,我发现还和门内所要保守的秘密的重要性相关。

臂如去游泳,如果只是一身衣服锁在更衣柜里,我也就拉上七八下柜门:如果手机、钱包、车钥匙、车本一股脑都锁在更衣柜里,那不知要左顾右盼地拉多少次柜门才能离开。次数拉得太多周围人会起疑,只能想方设法不惹人注意地反复核查。

第四,反复查门的强迫行为还和我整个心态的安全感有关。

譬如,这段时间看到报上撬门入室的犯罪消息多了,我的不安全感增加了,于是对房门以及一切门反复核查的强迫行为都加重了。

甚至开车犯规,险些叫警察进个正着,回来后对车门的检查也会比往日增加。

这就很明白了,反复核查的强迫行为和不安全感有关。人活在世各有各的不安全感,它造成人的一种紧张。我的不安全感造成的紧张是比较重的。

第五,我最近发现一个更深刻的规律,那就是不仅是不安全造成的紧张,其他任何紧张都异曲同工。

当我因为工作赶进度紧张时,也加重反复查门的强迫行为。

这一点十分耐人寻味。所以,强迫症我估计都是由内心紧张造成的。

而不同性质的紧张,无论是不安全感造成的紧张,还是工作造成的紧张,或者其他紧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或者说是等同的。

临别,洛丁说:把焦虑症强迫症分析透不是很容易的,但我就要为这难为之事,我一定要在解决我心理问题的同时有所发现。

卢情劝他悠着点,说:你做什么事都太郑重其事,难怪要得强迫症。

这种自我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几乎是自己各种内心冲突的根源。

整个身心的紧张或许都和这个冲突有关。

这都是造成自己强迫症的原因吗?

另外,他想到自己很多年来就对自己身体有点疑神疑鬼。

简单说来就是“疑病”。

这一年来发展比较严重,多少成为“疑病症”了。

他认定自己现在远不是个单纯的焦虑症患者,还并发有强迫症、疑病症。

新问题是,强迫症那种怕门没关好的强迫怀疑,与疑病症也即对身体的怀疑,二者之间有联系吗?

他又想到自己似平对各种安全系数都有怀疑,总怕所住楼房的地基不够稳固有塌陷的可能,所乘飞机翅膀不够坚固有折断的可能,去拥挤的超市怕有失火的可能。根据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这种满世界危险重重的焦虑

一般归为焦虑症的表现。这样,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三个范畴就在脑子里周旋得边界模糊了。

*中国心理学界现在大致把神经症分为七个亚种,那就是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病。

但对这七个亚种的定义也是大致的,它们之间的分界绝对不是机械的,而是相互渗透的,或者说,它们只是神经症这种心理疾病的不同侧重表现。譬如神经衰弱,在世界上曾有过定义很宽泛的年代。

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神经衰弱几乎把焦虑症、抑郁症大多包括在内。而现在,神经衰弱的概念在世界和中国都狭隘多了,在美国已经基本不用神经衰弱这个概念了,而改用慢性疲劳症。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灵深处的另一个神秘人物–人格分裂(心理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