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旧模式到新习惯,从负到正,得有行动,也得有过程。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完全抛开旧模式,但可以在旧模式的基础上,朝着新习惯的方向,有所调整哈。

20200222    周六

*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她说,昨天,她在餐厅刷碗的时候,听见她家孩子和爸爸在客厅说悄悄话。

孩子说,“啥时候能开学呀?”

当时,她心里还窃喜,心说,哎呦,孩子盼着上学了,好事呀,对学习有兴趣了。

谁知孩子接下来的话,“妈妈怎么还在家上班呢?而且她为啥一点也不忙呀。唉,估计再这样下去,老爸,我不挨吵的好日子该结束了。你没感觉,我妈的好脾气快用完了,这两天已经开始有看不惯我,想烦想吵的迹象了,已经开始时不时瞪眼叉腰唠叨几句了,说不定明天就会因为啥事揪住我的小辫子该大发雷霆,疾风暴雨了。”

她家孩子爸说,“是呀,我也觉得,这时间长了,你妈的脾气该忍不住了,咱俩可别惹她哦。走走走,别看电视了,你赶紧去看书吧。”

朋友说,当时她听到这话,真是又好气又难受。

她语音给我说,“你听听他们这话,敢情在那爷俩心里,我就是个,好脾气忍不了装不住几天,就会找事儿挑毛病发脾气的母老虎哦。你说我有那么差劲儿么?我现在都改了好多,咋在他们眼里,还是改不好呢?!”

我发过去“握手”,“捂脸”的表情,回她,“咋感觉你是在说我家的事,在说我呢?!”

*可不,特殊时期,一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相处陪伴的时光里,一家人有开心喜悦,有玩闹嬉笑,也有点缀其中的看不惯、说不通、抱怨、争吵……

这很正常。即便是一家人,每个人的需求,看待人事物的心态,认知,标准…做事说话的模式,习惯…都各有不同。

相处互动时,当然会有彼此之间看不惯,不想听…会有说,吵,唠叨,辩解…会有想要求控制,想对抗防御…

由此,各人会产生脾气情绪也正常。有时候自我消化处理,有时候甩出去找人接盘…

一个家,一家人,不可能不遇到或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时刻都是一团和气,没有负面情绪。

有问题了,就面对,就找原因想办法,去解决。解决好了,收获了经验,提高了应对能力;没解决好,收获了教训,在此基础上反思总结提高,再次解决…

有负面情绪了,就梳理消化,合理释放…

我现在的想法是:错误犯了就犯了,脾气发了就发了,吵架吵了就吵了,彼此之间有伤害了就伤了…

我也在改变,但还没改好还没做好就再改再做呗…

与其陷在已经发生过了的事情里,或后悔或自责或怨恨或挫败;不如把精力用在现在,做些弥补和解及新的建设…

*说实话,我在家人的眼中,也是个“看不到别人做的好,只盯着不好不足,脾气大脸色多语气冲的母老虎。

我也一直嚷嚷着我改,我改,我一定改。(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喊的响做的少的那种)

这几天,我开始动真格的,踏踏实实的来改了。

我旧有的模式是老盯孩子做的不好,盯他没按我的要求标准做,老是看不惯,唠叨叨,又是说教又是指责的。

旧有的模式不是一子就能抹去,一下子从负就能到正的。我也不可能一两天就改变成“啥都看的惯,只说好”呀。

改变,从旧模式到新习惯,从负到正,得有行动,也得有过程。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完全抛开旧模式,但可以在旧模式的基础上,朝着新习惯的方向,有所调整哈。

这几天,我只要说孩子的一个不足不好,马上就再说出孩子的至少2个好(给出夸奖和认可)。

这样的操作,几天下来,我就发现,孩子在听我说他哪点没做好时,情绪没有以往那么抵触,也不像以前那样,找这样那样的理由和我辩解,去证明他如何如何。甚至有时候还很平和的接受,耐下性子去改正了。

而我,在不断的找出孩子的一个个“好”说出来后,我也发现,在看到孩子没做好时,我的脾气小了很多,脸色好看了很多。而且,随着说出对孩子的“夸奖和认可”的增多,我突然发觉,我的心大了点,心态好了些,对他那一条条所谓的“不好”,我的纠结担心焦虑也少了很多。我的内心里也开始有了“孩子挺好的,孩子多好呀”的感觉。

*之前,我总是忍不住提醒孩子,“你要……”,“你不要…”。如果孩子没听我的,没按我说的做,我就会一遍遍的去说他催他,当然,我的脾气脸色一次次的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好看。

这几天,我还做不到闭嘴不说,但我去说的时候,我给自己在心里加个前缀(这是第一遍),(这是第二遍)…一般在我还想去说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已经说了两遍了。如果孩子需要,他会去听去做。如果孩子不需要,说多少遍他也不想听不想做。”

有了对自己的提醒,我好像越来越能闭上嘴不去说第三遍,第四遍…了。

*从旧到新,从改到变,离不开真格的行动,也离不开一步步的过程。

在旧模式的基础上,朝着想要成为的新样子,去行动,去改改改…

一点,一点,又一点,变,是慢慢才能呈现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从旧模式到新习惯,从负到正,得有行动,也得有过程。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完全抛开旧模式,但可以在旧模式的基础上,朝着新习惯的方向,有所调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