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阅读一本教你“如何阅读“的书……

哪些阅读法书籍不值得阅读?
最经典的阅读法书籍是哪本?
——《如何阅读一本书》。

之前我们已经给大家分享了6本关于“如何阅读”的书籍。
其中,洋葱阅读法、RIA拆书法、快速阅读法和影像阅读法比较成体系;另外2本日本作者写的书,更多是给出阅读小窍门和建议。

今天我想先给大家排排雷,然后咱们再简单分享下所有阅读法的“起点”——《如何阅读一本书》。

【排雷与感想】

除了之前分享过阅读法书籍,我还阅读了《高效阅读》、《快速阅读术》、《深阅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阅读整理学》、《超级阅读术》、《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等等……

总体来说,日本作者出版的“阅读术”书籍最多,也最没有可读的价值。大多是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选书建议的集合体,没有条理性的、可执行的阅读体系。

这里稍微点评几本:

1. 最神奇的一本是《高效阅读》,作者渡边康弘。这本书里倒是有一个核心的成体系阅读法,叫做“共振阅读法”,听起来相当之玄妙。

作者认为书籍带有“能量”,阅读时一手摸书,一手在纸上画出曲线,根据曲线的趋势变化,抽取对应页码来看书。从页码对应信息中发现重点关键词、标注后寻找答案并制定行动计划。

不信邪的我真的这样去尝试阅读了几本,然后……我觉得这个阅读法可以改叫“随机阅读法”,大家感受一下=。=|||,没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不过,糟粕也可以提取一些精华。

阅读一本书之后,书中给出的建议是:
1)关注书中与人、事、做法相关的信息;
2)制定行动计划;
3)按照1周之内、3个月之内和1~3年之内来分别做3种计划,写下来;
4)给这个计划起一个行动主题,例如“养成理财习惯”、“100天坚持写作”等;
5)将1周之内的计划放入执行列表持续跟进;

这个行动计划的制定方法有可取之处,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2. 《快速阅读术》一书提出“流水阅读法”理念很不错,作者认为书籍与音乐一样,都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因此:

1)书并不是必须要读的,就好像并不是非要听音乐一样。
放下包袱,轻松的看待阅读这件事。
2)像听音乐一样读书,让书从心中“流过”。
怎么理解呢?你听歌的时候,开始都是随便听听对吗?一般都是放松的时候,将音乐随意播放一下?遇到喜欢的歌之后会收藏起来?听一次肯定是不够的吧?是不是会多听几遍,甚至是单曲重复,直到听会、听够、听腻为止呢?
读书也可以是一样的。
对于书本,“随便的读一读”、在“放松的心态下”作为一种娱乐、有兴趣的“多读几遍”就好。

基于这种理念,我建了一个清单叫“流水阅读”,一些我有点兴趣的书,草草翻一遍就放到这个清单里,如果之后又有兴趣了就拿出来重新翻一翻,感觉也不错。

但是书中提供的其他行动方法,如“一行采集”、“一行评价”之类的,更加适合于身为“书评人”的作者,不太适合于普通人。

由此也可以发现,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我之所以分享这么多种阅读法给大家,也是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初的阅读法】

最后,我想简单说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写于1940年,距今已经有快80年的历史了。

书中区分了阅读的4个层次:基础阅读(能看懂文字)、检视阅读(快读)、分析阅读(精读)和主题阅读,是不是很眼熟?
可以说,之前我们分享的所有阅读法,都离不开这4个层次的影子。
如果只推荐一本关于“阅读法”的书籍,毫无疑问就是这本。

1. 阅读之前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核心理念是:阅读,不应该是一件“被动”的事情,而是一件“主动”的事情。

我们常见的行为方式:看书,看作者讲的东西,看懂了或者没看懂,然后觉得作者写的很有道理,很高大上,学到了很多,合上书之后生活依旧继续。这种状态其实是“被动”的。

什么是主动呢?把书当成是作者在与你进行讨论。既然是讨论,那就要有来有回。因此阅读之前要先提问,看作者在书中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然后再就作者书中的观点与他探讨,看双方的理解是否是一致的、你是否认可其观点等等……

可以提问和讨论的内容有:

  •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
  • 怎么讲的?
  • 为什么会这么讲?
  • 讲的有道理吗?
  • 这个道理和你有关系吗?
  • 为什么作者觉得这件事很重要,值得拿出来写成书?
  • 书中的道理能怎么使用?

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看书,并要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就这些问题与作者进行“讨论”。

2. 完整的阅读流程

1)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指人的基本能力,起码要能够阅读文字、懂得语句连在一起的意思等等。

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目的是有两点:一是判断书是否值得读,二是阅读之前先激活现有知识体系,准备与作者进行“讨论”。

检视阅读分为2步:

① 略读

  • 阅读封面、封底、索引、目录、大小标题
  • 挑几个主题相关章节看看
  • 其他有兴趣的章节随便翻翻

② 粗读

  • 从头到尾快速扫读,略过不懂的
  • 不试图弄明白所有信息

3)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与作者讨论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读”。
分析阅读分为3个阶段。

阶段1:
① 分类
通过检视阅读,判断书的类型和信息方向。

② 透视

  • 一句话概括书的核心内容
  • 给书拟一个大纲
  • 找出作者自己提出的问题

阶段2:
③ 共通

  • 找出重要关键词
  • 将重点句子圈出来

④ 主旨

  • 将作者的论述过程组织出来:起、承、转、合
  • 找出作者对自己提出问题的回答

阶段3:
⑤ 思考

  • 不立即对书籍的信息进行评判
  • 区分事实和观点,找出理论依据

⑥ 判断

  • 对书中对观点赞成还是反对?
  • 赞成对理由是?
  • 反对的理由是?常见的理由有4种:信息不足、逻辑不通、有错误、论证不完整
  • 辅助判断的来源:经验、其他书籍、工具书、论文或其他信息来源等

4)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组织多个作者一起进行讨论”,其方法我们之前在很多的阅读法中都介绍过。
① 确定主题
② 列出书单
③ 对所有书进行检视阅读,判断是否与主题对应
④ 开始“组织作者们讨论”

  • 找到相关章节
  • 用自己的话,将不同作者的信息进行统一
  • 厘清问题,确定“讨论的议题”
  • 开始分析阅读,整理不同作者的观点

5)关于做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笔记方法有三种,分别为:

  • 结构笔记
    梳理全书结构的笔记。我觉得大家完全可以使用思维导图。
  • 概念笔记
    梳理书中概念信息的笔记,可以参考聚焦概念的阅读法-《洋葱阅读法》阅读解析1中的概念卡片。
  • 辩证笔记
    在主题阅读过程中,记录多个作者不同观点的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真的非常经典、信息丰富,建议每一个对阅读感兴趣的同学,都务必亲自去阅读一遍!

以上,阅读法相关的书籍就暂时分享到这~

认真阅读到这里,感谢你付出的时间^ ^。
按照惯例,留下一个执行清单,大家一起来完成吧~


执行清单:

  1. 对你现在正要阅读的书籍,根据《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供的问题列表,挨个提出问题,并尝试从书中找到答案;
  2. 精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下本书待续……)

ps:完成清单的同学,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执行成果哦^ ^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只能阅读一本教你“如何阅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