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对孩子发火么?

最近,很受公众关注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进入了三审阶段。按照惯例,普通法案在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修改之后,就可能通过了。之前,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多部和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这些法律在涉及家长责任时,主要是规定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而这部《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最核心的一点,是明确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责任。

比如,草案规定,家长如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要承担明确的法律后果。如果公检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有严重的不良行为,甚至触犯法律,要对家长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家长接受家庭教育辅导。

也就是说,家长不仅要对家庭教育的过程负责,还要对结果负责。敲黑板啊:以后,那种把所有教育责任甩给学校,自己当甩手掌柜的家长,是违法的。

当然,家庭教育的观念在不断变化,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方式,也得与时俱进。比如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家长普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几乎没有谁家孩子没挨过揍。而当我们这代人做父母的时候,教育观念完全反过来了,按照各种育儿宝典上的说法,家长非但不能打孩子,甚至不能够对孩子发火。哪怕你已经被气歪了鼻子,也得先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消化掉,再来和颜悦色地教导孩子。

说实话,这样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估计没有几个家长能修炼到这个境界,我就做不到。但是每次发完火,又会很懊悔:怎么又没控制好情绪?会不会让孩子没安全感?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心理咨询专家李松蔚老师说,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来找他求助。他的回答是:发火很正常,我也会对孩子发火。这让家长们大为震惊:心理学家也可以这样?

我们以为,发火是家长的情绪垃圾,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所以家长才会那么自责。但李松蔚老师指出,“发火”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

首先,发火是一种对行为底线的反馈。如果家长永远不发火,孩子实际上摸不清行为尺度到底在哪里,哪些是被允许的,哪些是越界了。

比如,李松蔚老师说,他经常会在公共场所看见横冲直撞、大声喧闹的小孩,家长象征性地招呼几声,孩子不听,家长也就算了,旁边的人也不好管。这时候,李松蔚老师就会走上去直接对孩子说:“别吵了!吵得我脑袋疼。”

如果没有这个直接的反馈,孩子会误以为这样做没问题,不会影响到别人。而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强忍怒火。这时候不发火,孩子就不知道别人对这个行为的容忍底线在哪里,他将来可能会吃更大的亏。

第二,可能是更重要的,发火其实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经常有人这么说,“他还是个孩子,你跟他一般见识干什么?”这个潜台词其实是,孩子是弱小的,没有资格享受和大人平等的待遇,对他们不必太认真,当然也就不必发火。但是,孩子真的愿意被这样看待吗?

如果你真的认为孩子在人格上和你是平等的,他值得你和他认真交流,那么,你既需要认真地倾听他,也需要让他认真地倾听你,包括你的愤怒、悲伤这些真实的情绪。发火也是在对孩子表达:你在我眼里并不弱小,你有能力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总之,家长其实不必刻意给孩子营造一种“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家庭教育环境。就像无菌环境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一样,情绪上的“无菌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一时没忍住对孩子发火了,不必太内疚,但要记住李松蔚老师的建议:事后记得给孩子道个歉。发完火再道歉,比你一直忍着不发火更好。因为,“关系是在互动中增进的。不发火只是一个0,什么都没有发生。发火则在关系中制造了一些变化,人们亲近了彼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对孩子发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