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闹市中,遇见一座网红“城中村”

撰文 / 继苏

摄影 / 袖子

“这座城市很大,梦想也很大”这句话出现在许多城市的宣传语中,城市中每日都涌进了无数追逐梦想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使城市有了热度,而每一座城中那些为人知、不为人知的人,更使这座城有了一些温度。


关于生活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苦中作乐成了最习以为常的状态,为了虚无缥缈的欲,又或者为了心中那一点的不甘,在每一个被生活蹂躏成最不想成为的样子,现在的意难平,可能会被夜晚他们内心深处仍是希望偶尔成为那个不为功名利禄折腰的性情中人所打败,又或者至少在心中可以临时地有这样一片净土。


前段时间与朋友袖子闲聊时,聊起了一些儿时的回忆,她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文摄影师。“臭味相投”可以说是最能概括出我们的词了。前段时间去了成都的网红“城中村”,用影像与平凡文字记录一些平凡的故事。

此刻,在你们正在阅读时,如果能有一些发现、思考、讨论的作用,也就够了。

“享福”的人生

周六的成都很静,一早从家中出门,天也刚蒙蒙亮。城市中行人车辆都很少。安静充斥着整个时间。我也很久没有这样细微地观察过一座城市,我家附近这边很有意思,一条街道,划分两个世界。街的左侧是高楼林立,右侧是平房栉比,颇为有趣。

右侧世界的人,在规划不大的空坝上,有模有样的沿路摆摊,叫卖声四起。但卖的东西,却稀松平常,一张四方的旧布铺在灰尘四扬的地上,布上摆着如锅碗瓢盆、指甲刀、筷笼与一些看上去不符合“流行”一词的服装等。

摊主是一位老大爷,看上去年纪在70岁左右,脸上几乎是皱满深褐色的纹路。

生活与岁月的雕琢使他看上去更加苍老,老大爷身边小凳上泡了一杯说不上名字的花茶。

听他说他住在旁边这条街上,住了很久。每天的生活很简单,而多数的顾客都来自于这附近,因为早上路人不太多,自然生意上门的机会就少。

我向周围望了望,这边其实有五六个摊位,但大多数卖的东西都很平常,甚至有些简陋。

听说他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这边环境与居住条件也是差强人意,在市区也是显得那么的标新立异。儿子没有工作,40岁时离婚了,每天的生活就在街对面的网吧里。

“李大姐,买些啥子?”老人说

“大爷,几十岁了,还出来摆摊阿,上次给你儿子介绍的那个女的谈的怎么样,叫你儿子也不要太挑了”买东西的妇女说。

“等娃娃结婚,就不摆了”大爷顺口说,没有一点的尴尬。

短短的几句对话,透露出儿子的不争气,老人的无奈。而最让老人意难平的恐怕是70岁时遇到孩子婚姻的破裂。期盼与现实,总是这样的真实。

告别了这位老人,就看到这栋网红鸳鸯楼。其实这楼并不小,只是每家每户的距离实在是近,初看给人压抑的感觉,走近其中,这种压抑的感觉却完全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每家每户生活中所产生的那一点生活气息,充斥在这“古早味”的平方世界里。


每个人的生活,日常的不能再平常,充满真实又脱离现实。像一个被穹顶笼罩的世界,不管外面怎么变化,在这“保护”之下,在这“方寸”之间。自在又努力的生活。

他与城市的大小

准备离开时,看到一位中年约40岁左右的人,肤色黝黑,身材也很精廋。跟自己的妻子与孩子聊天,听到他们的对话。他准备去简阳市去替换自己的工友,因成都近年快速扩张的原因,有很多这样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大成都”之旅。

“在外多注意安全,虽然不远。毕竟还是会担心,家的事你不用操心了”他的妻子说道

“晓得了”

“趁着身体还好,再挣几年钱!”

话虽然简单,其实距离确实也不远,但这越是“低估”的距离,越是体现了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有多少的人为了生活,让城市的“维度”越来越立体。我还是忍不住想去问了问,我有点紧张怕有些唐突,又怕我恣意的举动影响到他,而大叔却是一个异常开朗的人。

“我晓得你在拍照,我们这里都红了好久了。”

“经常看见来拍照的人,见怪不怪了哎呀!”


听到他这样说,我有些不好意思。我连忙说:“我怕大叔你觉得我有怪头怪脑的,笑…”


他的家是租的房子。房间不大,十几来个平方,只摆的下一张床和一台老旧的电视。菜米油盐锅碗瓢盆充斥着整个屋子。拥挤,是唯一的感觉。

听说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对这一带的规划。但是我明白。其实房子对他们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爱是你,你是家”与一些看似“微小”的梦想。

城市里的人,依然等待着黎明,在这个穹顶之下,他们的快乐、心酸、在此刻都不会留下余悸,我脑子里在想着这些的时候,是我的幸运。

成都很小,小到哪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成都也很大,大到你我都不曾发现“他”的痕迹。

跟他们道别后,我又一次回到了我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闹市中,遇见一座网红“城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