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是爱的美好记忆

图片发自App

清明,最是一个寄托哀思的时节。虽然,今年因为两个孩子还小需要照顾,没能回老家为祖父母祭扫。但每到这个时节,便总是愈发对亲人在世的时光无限怀念,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开始对死亡有着更深入的思考。

关于死亡,再联系本周“不写就出局”关于“印象最深刻的电影”的主题,我想没有什么比2017年底上映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更符合这个议题、让人感动至深了。

影片讲述一个鞋匠家庭出身的12岁小男孩米格尔,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音乐却是被家庭所禁止的,他们认为自己被音乐诅咒了。在米格尔秘密追寻音乐梦时,不小心进入了死亡之地,在这里他遇见了家人们的灵魂,并得到了他们的祝福去歌唱,最终重返人间。

当影院的大人们被影片感动的一塌糊涂,哭得稀里哗啦时,我确信当时还不到4岁的儿子,也以自己的视角,理解了影片关于亡灵的阐释——死亡不是真正的告别,忘却才是。

不管是三大宗教,还是各个民族信奉的各种神灵,几乎都认为人们死后,将进入一个亡灵的世界;活在世上的后人们,则通过各种方式祭奠。不去探讨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们,是否真的能感受到我们追思,但对每一个活着的人,却真真切切是一份心灵的宽慰与满足。

我们祭奠,是怀念自己曾经得到的爱;同时,当我们走过半生,也希望不断付出自己的爱,终老时能够同样带着爱的回报进入另一个世界。

人与这个世界,终有一别,尤其对于在外地发展、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能够陪伴父母的日子十分有限。即使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一分一秒流淌的时间,仍旧像握紧在手中的细沙,不停的流逝殆尽。唯有心中常怀感恩,尽到孝道,才能够在阴阳两隔时长念美好、不留遗憾。

就像最近的畅销书《原则》中,作者瑞·达利欧在介绍自己儿时经历的一个章节中写到的:“母亲在我 19岁时去世了,当时我觉得我再也不会笑了。现在每当我想起她时,我都会微笑。”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祭奠,是爱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