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8月28日)

听书感悟

今天上午在上班的路上,从《得到头条》上听了几个有趣的案例,从不同视角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提到“新鲜”这个词,大家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这是一种感觉”,但是如何让你把这个感觉具象化,估计许多人就头大了,要是继续灵魂拷问,如何把它和营销结合到一起,想必许多人都已经懵圈了。下面我就带你逐一解答上述问题。

在消费者看来,新鲜往往意味着更及时、更健康、口感和体验更好、品质更有保证。它的消费场景,多出现在生鲜超市、水产市场、果汁店、蛋糕店等各种以食材和食物为主的场合,针对顾客对新鲜的心理预期和实际需求,通常超市会采取往蔬菜上洒水、保留水果的枝叶、冷藏保鲜等方法营造新鲜的感觉。手段虽然简单,但事实证明确实有效。有家卖冷冻鱼的店,仅仅把鱼从冰柜中拿出来摆到柜台上,只在下面放上冰块,销量就提高了近20%,原因就是顾客会感觉鱼更新鲜。这些都只是新鲜营销的1.0版本。

法国有家橙汁店,为了给顾客营造“我家榨的橙汁更新鲜”这种感觉。他们另辟蹊径,把榨取的时间大大地印在纸杯外面,并以此给这杯橙汁命名。比如这杯橙汁叫“8:35”,那杯橙汁叫“9:20”。此举一出,深受顾客欢迎,纷纷来此打卡消费,销量上涨了近一倍。还有一家巴西的现磨咖啡粉店,为了向顾客展示他们的咖啡确实是即时现磨,就和当地最大的日报社合作。每天晚上,日报社将第二天的头条版面送过来,设计师连夜将之设计成图案,印刷在咖啡粉的外包装上。这样一来,顾客在买咖啡粉的时候,就会和当天的报纸联系起来,自然而然产生今天的咖啡很新鲜的联想,咖啡粉因此大卖。这就是新鲜营销2.0版本,比之前的1.0版是不是高级了许多?

写到这里,我不仅想起了最近正在看的《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书中提到了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理性自我和情感,只不过前者是骑象人,后者是大象。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控制情感,正如骑象人驾驭大象,实则不然,很多时候都是情感的力量更强大,骑象人被大象牵着走。这也是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经常失效的原因,所以才会兴起行为经济学这门学科分支,并助力丹尼尔.卡尼曼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对个体而言,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掌控自己的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习惯。同理,对商家而言,如何运用这个原理,进行科学设计,把消费者心中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并应用到产品和营销上,使顾客基于理性的消费转化为基于情感的消费,新鲜营销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希望也能引发你的深度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拱一卒(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