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群里看到理事会发起的同舟学院招募令,打开链接,几段文字立马吸引了我:
01
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所学校?
她自由,活泼,而且,永不落幕;她不会让你在倒计时的时钟敲响时就必须离别,不会当你刚刚转身就为你从此关上那扇曾相伴多年的校门。
并不是离开了校园,就不再需要成长;
并不是走进了社会,就不再想要单纯;
并不是因为当你看穿了人生注定孤独,就不再需要陪伴。
02
有没有想过,有这样一所学校?
她包容,广博,不以年龄、地域、职业来划分,而以文字相伴,以思想相交,以分享为乐。
你是否希望,有一所学校,可以一直接纳你?有一个地方,可以永远有同伴?
校园,是青春的见证,也是青春的延续。
不是离开了校园,就没有了那份对于青春的向往;
也不是走过了青春,就忘记了曾经对于校园的渴望。
03
是缘份,或是偶然,我们来到这里,发现了这样一方纯粹而自由的天地。
可以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职业,可以仅仅依靠文字的魅力而相聚,依靠文字中透露出的灵魂而彼此吸引。
文字的世界,也是灵魂的天堂。
因为文字里有古今。有天地,有你我。
因为文字里有心情,有故事,有生活。
因为真实,所以相信;因为纯粹,所以可贵。
同舟学院?一所可以永不落幕的校园,永远接纳我们的校园,真的可以吗?现在的我离开校园已经快十五年了,校园里的记忆都快变得模糊不清了。
毕业这么多年还从未好好回望过我的大学生活,我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呢?
首先跳入我脑海的是勤工俭学的岁月。由于家庭原因,我很早就想着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真真实实的帮助父母减轻压力,进入大学,发现有勤工俭学的机会,自然是不能轻易错过了。
勤工俭学,相对而言,无疑是清苦的,别人放学后可以出去各种玩,我不行,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所以我感觉自己似乎错过了班级里的很多事情。
在错过很多的同时,当然也收获了不少别的东西,在缓解自己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认识了一些其他班级的同学,与他们相互协作、共同配合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也曾与他们建立友情。
其次,我想起的是大学里的一些朋友。突然发现,大学里的自己好像并不孤独,虽然因勤工俭学,又因自己的宿舍楼也与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宿舍楼离得较远,与自己班级的同学走得不是很近,但是我也依然有自己要好的朋友。
在我们那独立的、偏僻的宿舍楼里,我们一住就是好几年,期间也没有人调换过宿舍,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一些比较聊得来的朋友,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畅想着未来。
再次,我想起周末的空闲时光与这些朋友一起爬山的情景,虽然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但是也并不是一点空闲都没有的。
在那座城市有座名山,对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几乎是免费开放的。我们那时候应该都办有一张爬山证,一年内不限次数的游玩。
所以我和我的朋友们一有空就会去爬爬山,记忆中,那一千多米的山,我们每次去,都是实实在在的爬上去的,常常累到腿软,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累了,我们就停下歇歇,喝口水,吃点东西,聊聊天,体力恢复些了再继续。
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朋友之间的聚散本就平常,毕业以后,与这些朋友似乎再也没有了交集,时间长了,也疏于联络,渐渐的竟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
而离开校园,进入职场,虽然每天也在与人打交道,虽然也常常与身边的这些人有说有笑,可是却总是越来越感觉孤独。
我不知道一些人笑容的背后是什么,是欢喜,还是别有用心,我不知道一些人关心的背后又是什么,是真挚的关怀,还是怜悯同情!
环顾四周,常常感觉自己没有朋友,而曾经学生时代的朋友,却再也不敢轻易去打扰,怕拿起电话陷入那种不知聊什么的尴尬境地。
孤独是需要排解的,即使内心再强大的人,也需要找到一种排解孤独的方式,也许正是那份孤独感的牵引,让我遇见了,也正是这份遇见,让我开始不再感觉孤独。
在这里,我们卸下所有的伪装,尽情的书写着自己,放飞梦想的同时,也与一些同频的朋友不期而遇。
有时候,感觉这些朋友才是真正入心的朋友,他们一句话可以直击人的心底,也正是这样的灵魂碰撞,让我感觉自己与这些朋友的心靠的很近。
我喜欢这样一份感情,虽然我们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身在何处,姓甚名谁,虽然大家性别不同、年龄各异,但是,有些朋友入心了就是入心了,每天互动中,如果哪位朋友没见着了,我也会想念。
我希望这样一份真挚的感情可以永远保留,大家可以永远不说再见,看到同舟学院的“以文字相伴,以思想相交,以分享为乐”和“永远有同伴”我心动了,这不就是我所需要的吗?
因为触动了我的心弦,所以,同舟学院我来了,希望在这里,我可以永不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