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天生丽质,就得天生励志
听说王恒绩这个名字,应该是20年前。那时他的大名时时出现在各大报刊上。
我还经常在《知音》和《爱情婚姻家庭》上看到他写的文章。
1969年,王恒绩出生于湖北红安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在那里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
16岁,因为父亲体弱多病,无法承担他和弟妹的学费,他放弃上学。
看着母亲愁眉不展的脸,王恒绩决定外出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为弟妹撑起一片天。
1985年,他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武汉,年龄小,无学历,他只有在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
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他仅仅拿到20元。这么低的工资,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够,哪里有钱贴补家里?
穷则思变。他在建筑工地做了两个月,就跳槽到一个书摊卖书。
虽然每月工资只有30元,但每天都可以免费阅读大量的书,王恒绩还是很满意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王恒绩虽然爱书如命,但那时的他被贫穷所困,他只想多赚点钱,给弟妹交学费,让父母过好一点。
一个月后,他跑到一家酒店洗碗。每天呆在脏乱的厨房,满手油腻,但每月工资有40元。他留下20元生活费,邮寄20元回家。
王恒绩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洗碗的过程中,他发现厨师的收入较高。于是他一边洗碗,一边偷偷向身边的厨师学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恒绩终于学艺成功,1989年,正式成为一名厨师。他的收入大大提高,一个月可以拿几百元。
从此他就以厨师为生,这一干就是十二年。在当厨师的日子里,王恒绩利用空闲时间读书看报。
这时的他工作比较稳定,他开始拿起笔,尝试写作。他整整写了三年,投稿无数,都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他也曾灰心,但他并没有放弃。1992年,他的处女作终于在湖北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虽然只有8元钱的稿费。他依然欣喜若狂。
从此他的文学梦,在心中生根发芽。他的写作欲望,像火一样熊熊燃烧。
有志者,事竟成。1995年,文学终于引领他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自强不息的事迹,上了《长江日报》,他成了百万打工者学习的榜样。
此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开始关注王恒绩。当年12月31日,武汉著名作家池莉,介绍王恒绩加入了武汉市作协。
随着一篇篇文章发表,他在武汉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并没有盲目辞职,依然在酒店做厨师,业余写作。
直到1998年1月,武汉知名杂志《爱情婚姻家庭》,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被特招成为一名编辑。
收入虽然和做厨师差不多,但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感觉却是天壤之别。
1999年6月,王恒绩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他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2004年12月,王恒绩创作了一篇,5000多字的小说《疯娘》。
在全国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敬老好文章”,荣获一等奖。
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在我们心中多么庄严,多么高高在上?
2005年1月,王恒绩就凭这篇文章,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走进我们向往的地方。
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自为他颁奖。
中宣部副部长高俊良勉励王恒绩,希望他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短短一篇5000多字的《疯娘》,发表后稀里糊涂就火了。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王恒绩的想象。
根据此文拍成的话剧,在全国上演1300场,感人至深,好评如潮。
直到现在,他的这篇小说依然在网络上风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很多新媒体转载。
《疯娘》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走向世界,为王恒绩带来版税超百万元。
从农村到城市,王恒绩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收获了最大的成功。
他说,我只有初中文化,向上的道路从不拥挤,不能天生丽质,就得天生励志。回首往事,感谢时代给我带来的机遇。
人生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成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图片发自App
那些经典,那些瞬间
为什么我会如此关注王恒绩呢?
因为我们都是红安人,
我们都生活在武汉,
我们都喜欢写作。
我是2017年8月份,加入陈清贫写作培训网校的。王恒绩是培训老师之一,但我从未听他在群里讲过课。
陈清贫写作培训网校,每年都会在各个城市,举行笔会。今年在朋友圈,我偶然发现王恒绩老师,参加笔会的身影。
我马上给陈清贫老师发微信,希望有机会能够认识王恒绩。
在陈清贫老师的引荐下,我和王恒绩互加了好友,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就没有下文。
王恒绩是知名作家,像我这样的粉丝,他一定见多了,怎么会将我放在心上?
2018年8月18日,陈清贫写作培训网校,举办十周年校庆。当我得知王恒绩会参加,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8月17号下午,我开车到武汉站,接上齐帆齐,齐冰齐,胡岱和徐秀钳四位同学,一起去东湖路湖北省质量培训中心报到。
晚餐即将开始,有人说王恒绩来了。我抬头一看,真的是他。
他身穿红色衬衫,黑色裤子,看起来非常精神,而且很年轻。
作家走到哪里,好像都受欢迎,王恒绩马上深陷同学们的包围圈。
我站在圈外,有点不知所措。想上前打声招呼,又迟迟不敢上前。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走到他面前。
王恒绩习惯性地伸出手,和我握了一下。显然对我没有多少印象。
吃完饭,大家都争着和他合影。有同学拿出他的书,找他签名。
我坐在那里,安静地看着。前两天特意在网上买了他的书,今天居然忘记带来。
来自杭州的徐秀钳很活跃,她跑到王恒绩身边,并招手让我一起过去。
王恒绩从包里拿出两本书,一本给徐秀钳,一本给我。我捧着他的书,如获至宝,一下子有点小激动。
王老师,二十年前我就知道您,一直都在关注您,你是我们红安的骄傲!
多么难得的机会,我怎能就此失去?赶紧说出了心里话。
哦,你就是那个红安的吴瑕。王恒绩的目光越过同学,终于停留在我身上。哪怕只有一秒,我也心满意足。
王恒绩送我的书是《三袋米》,据说这篇文章,给他带来了满满的三袋钱。
通过简短的交流,他提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风想留步,愿你像风一样自由。
他的字,刚劲有力。看过的人,都说好看。他的签名,更是龙飞凤舞。
图片发自App
第二天上午10:30,我终于等到王恒绩授课。他身穿蓝色衬衫,还打了一条领带,风度翩翩,职业干练。
他一上台,就给我们朗诵了一首诗,周国平的《邂逅》。
他一开口,声情并茂。他的声音,低沉浑厚。我们瞬间就被他带进诗的意境。
我仿佛看到漫天雪花的冬天,他无声邂逅了一位双眸含愁的姑娘。
他们擦肩而过,就像风过,就像溪流……留下多少怀想?平添多少惆怅?
王恒绩个性张扬,喜欢成为大家的焦点。我为什么没有在群里讲课?因为我爱热闹,看不到人,我就讲得没劲。
他直率坦诚,这一点在他授课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讲课,天马行空,生动有趣。
他为我们讲了两个小故事,有亲情,有爱情。别人讲故事,逗人笑。他讲故事,让人哭。
他特别擅长细节描述,声音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我们不知不觉,就被他带进故事里,悲伤着她的悲伤,快乐着她的快乐。
王恒绩没有教我们具体的写作方法,也没有分享可圈可点的写作干货。
但我们在他的授课中,好像学到很多很多。
陈清贫写作培训网校,十周年校庆,圆满成功。虽然同学们都已离开武汉,但那些瞬间,那些经典,永远留在我们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