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常听到周围的人抱怨,自己多么倒霉、多么不幸。
可能我们都有某个时刻,觉得自己很可怜,很悲惨,然后呢?
比自己可怜悲惨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必须振作,必须坚强,必须不息。
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就说:“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
曾经在《富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反鸡汤的话,我很喜欢:所有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每一次的“自我感动”,都会成为你进步的桎梏。
每个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并且很容易陷在这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其实自怜的情绪,就是无限放大自己的痛苦,但往往这些人却会无限缩小了自己的努力。
身边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而大多数人都在奋力、战斗,去抚平各自的创伤,并且最好连疼痛过的感觉都不要记得。
2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叫做《你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担心猝死》,简直赞同的要给作者跪下。
文章中说,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太累,觉得自己会过劳死的人,这种疲惫大多时候和努力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大部分的熬夜,其实是不自律的结果,是低效率的表现。如果把所用时间每一帧都记录下来,就会发现,其实真正高效的、用在正事上的时间屈指可数。
试想一下,坐在准备工作的电脑前,不自觉的打开手机,刷刷朋友圈,看到了有意思的视频点进去看看,然后不自觉地打开抖音笑一会。再看看指甲是不是该修整了,照照镜子又被自己美到……
所以加班到了凌晨12点,工作依旧没有做完,然后觉得心塞,发一条朋友圈,感慨自己累成了狗。这些都是高估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倘若不对自己狠一点,就永远都不会知道其实我可以。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担任金山总经理的时候,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创立小米后,雷军的工作时间甚至是“5+2”和“白+黑”,每天睡醒一睁开眼就在忙工作。再看看王健林,4点钟就起床,一天之内可以去两个国家,三个城市,飞行6000公里,晚上7点回到办公室后,还要继续工作到晚上10点。
当然,拼命是企业家的共同点,尤其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我不是主张每个人都必须要像劳模一样把自己的生活立成模范的人形牌,也不觉得熬夜自残真的有什么特别正向的意义。
但如果你现在的生活还没有苦过高三拼命高考的时候,那真的离“猝死”还有很远。
不在该悲情的时候过分自怜,不在该努力的时候过分自爱,才配得上质问老天,为什么那个幸运儿永远都不是我。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