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通行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措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天下都知道美是什么,丑自然就存在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一定也知道什么是不善。所以,有和无相待而生,难和易相待而成,长和短相待而显,高和下相待而倾倚,音和声相待而和谐,前和后相待而顺序相随。所以圣人行事,顺乎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顺应万物自然的生长而不加干预,创造万物而不占有,施泽万物而不将这当成是倚仗、凭借的手段,有了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德永存不灭。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如果从学术思想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对标准。那么,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建立一个美的标准,那个美便会闹出“东施效颦”的陋习。
(2)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有与无,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的。难与易,本来互为成功的原则。高与下,本来就是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的。音与声相和,才构成自然界和谐的音律。前与后,本来是相随而来,相随而去,没有界限的,无论是时间的或空间的前后,都是人为的界别。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指出无论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等现象界的种种,都在自然回旋的规律中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没有一个绝对的善或不善,美或不美的界限。因此,他教人要认识道的妙用,效法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不执着,不落偏,不自私,不占有,为而无为。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应当作的事。作过了,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作,或作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比如这个天地间的万物,它们都不辞劳瘁地在造作。但造作了以后,虽然生长不已而并不据为己有,作了也不自恃有功于人,或自恃有功于天地。它们总不把造作成功的成果据为己有。正因为天地万物如此这般,不自占为己有的在作为,反而使人们更尊敬,更体任自然的伟大,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当大家都说一件事很美好的时候,我们要画一个问号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这句话老子是接前面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来讲的。前半句的意思是,天下人如果都说一件事美好的话,它不美好的一面就出现了,而且这事本身就不美好了。还可以这么理解:当天下人都说一件事很美好的时候,我们要画一个问号,怀疑这件事可能是不美好的。
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您如果跳出来看的话,会发现什么事都在变化,都不是固定的,我们的标准都是相对的。
(2)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事铁定是善的时候,我们要警惕
“皆知善,斯不善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天下所有人都说这件事是好事,是善的,不善就出现了;或者说,天下所有人都认为这事铁定是善的时候,可能这件事本身就不善了。标准在随时变,我们固定下来的标签、形名、符号,都是人为加上去的,只要我们的角度一转换,可能全部都会变化。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一种智慧,就是跳出来看事物的本质。
(3)人生的难和易,是互相成就的
“有无之相生也”,意思是,“有”和“无”是相生的,有“无”才有“有”,有“有”才有“无”。两者是互相的,是相对的。“难易之相成也”的意思是,难和易是互相比较出现的。有了难才显出易来,有了易也才能显出难来。这个“成”我理解为“成就”。如果没有一方就不会存在另一方,所以这两者是互相成就的。“长短之相形也”的意思是,长短是互相比较出现的。
(4)追求虚名,势必让自己的人生走向负面
“高下之相盈[插图]也”,意思是“高”和“低”只是相对而言。“音声之相和”的意思是,没有单个的“音”就没有组合成的“声”,所以它们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的。意指,每个事物都是因为有其他事物的支撑而存在,不可能独立存在。“先后之相随,恒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前边和后边也是相比较、相跟随,放到一起而产生的,这种状态是永恒的。
(5)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刻意去作为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意思是,圣人处的事、做的事、居的事都是“无为”的,教化百姓不靠言语。
“万物措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天之道一直在做,而且是为这个世界做的,但是您找不到它的起点,因为它无名无形,它“不恃以为功”,隐身于背后,也不居功自傲。所以天之道的特点是对万物去做,对自己无为。
无为是对自己的。我们通过这种推演了解到,无为是不要为争取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欲望等去刻意作为,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尽量不要为自己去捞取名利,忘掉形名之分。但是对众生要怎么样?要“有为”。这才是无为的真正含义。
(6)做事不要想回报,最后反而会更幸福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其中“居”是放到什么位置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正因为他不把自己当作主宰,放到居功自傲的那个位置,所以大家离不开他。
三、我之体悟——跳出矛盾,才能不被矛盾打败
看到这里,我想凡是学过唯物辩证法的,应该都能不自觉的联想到“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或相互渗透的性质和趋势,表现了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内在的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相互分离或互相批评的性质和趋势。在处理众多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两点兼顾。
老子在这一章所说的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唯物辩证法让指出要去看到事物的整体,看到各种矛盾,还要看到矛盾各方。这一章,老子其实也是在说这样一个道理。老子先是用一组排比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让我们看到万事万物都有相互对立却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我想他是想告诉人们,要能跳出矛盾,看到整体,不要执着一面,不要偏私一方。
紧接着,老子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要顺应自然,行不言之教,不要居功自傲,不要把所有的利益都占为己有。这一句读起来像是一句教导,好像和前面那半句关系也不大。其实不然,这一句就是在解释前一句。想一下这一句的反面是什么?不就是“有为”,“自傲”,“好为人师”、“居功”,“占有”这些吗。这些都是人的功利心。我想老子是在告诉人们“把人困在矛盾里,让人看不到事物的整体,看不到事情发展规律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人的功利心”。所以,老子才教导我们要放下功利心,只有放下这些,才能够把握住“道”。所以老子最后说“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我对这一句的理解是:不要有功利心,“道”才不会从你身上被去除。
所以从这一章整体来看,我认为“无为”的含义就是“没有功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