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中午,我们离开阳关,前往2014年列入“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汉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因西汉时西域和田美玉,经此入中原而得名。它一直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北道咽喉,但其地址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变迁。
它置关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在今嘉峪关市西北10公里处的石关峡,至今仍残留关址和汉长城遗址。
后变迁到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即小方盘城, 现在的玉门关风景区就在此。
它在西汉时期,与阳关一同历经了武帝拓疆迁民实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霍去病出征收复河西走廊、武帝为得汗血宝马而派李广利伐大宛的历史风云;在东汉时期,随丝绸之路历经了“三绝三通”的曲折。
第三次变迁,是在六朝时,因丝绸之路变迁,玉门关迁至敦煌东北的双塔堡,可惜隋唐玉门关关城遗址早已不复存在。隋唐玉门关,才是真正的“春风不度”的、“一片孤城”的玉门关。
公元1036年7月,西夏国主李元昊率军攻占了河西走廊,玉门关从此销声匿迹。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址区,东起仓亭燧、西至显明燧、南至南三墩。核心区以小方盘城遗址为中心,呈东西线性分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0.5公里。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其中三个景点对游客开放:汉长城、大方盘城(即昌安仓)、玉门关(即小方盘城)。
各景点间相距甚远,须乘景区摆渡车。
第一站是汉长城,此为汉武帝为抵御匈奴入侵而建,当时叫“塞”或“塞垣”。由秦长城的终点临洮开始,向西设亭障至盐泽(罗布泊),筑长城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直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兔附近。甘肃境内有1000多公里,其中敦煌境内有150多公里。
在车上,当广袤的碧空下出现一道土黄色古城墙,横亘于茫茫大漠之中时,我的心一下就随大漠之风,飞到了那土城墙脚下了,结果摆渡车司机一句冷冰冰的“十分钟后上车。记好车牌。”倾盆而泻,浇灭了我大半激情,十分钟?只够排队拍个纪念照!
下车飞奔而至,只见这饱经桑沧的土城墙断断续续,蜿蜒在大漠里,完全不像我印象中的长城模样,心中疑惑;而且这土筑的墙,又是如何历经两千多年的风沙雪雨,却依然屹立不倒?但景点无解说员,只好胡乱拍了几张照片,匆匆离开。
回来才发现图一上有几行简单介绍,但当时太匆忙,根本无瑕多看。
百度后方知,这汉长城不同于明长城,它是先设亭障,再根据需要来筑墙垣,故有些地方有亭障而无墙垣,时断时续,但总体上仍能连成一线,形成一个整体的军事防御报警系统。
它建造时起沙土夯墙,并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物,以粘接固络,一层沙砾,一层芦苇等物,层层夯筑,故能坚固如磐。
祖先的智慧,令人叹服!
第二站是大方盘城。始建于西汉,是汉到魏晋时期朝廷西部防线的军需仓库,也是中国古代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古老的、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甘肃仅发现此一处。
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定为河仓城,后来通过重新计算和考证,确定它为昌安仓。
这次摆渡车司机给了20分钟的时间,但我很快发现,这时间连走马观花都不够,也只能蜻蜓点水,胡乱拍个照走人。
此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 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筑南北方向土墙两堵,把整个城隔成了3部分。南、北残壁上留有小洞。 似为通风设备。如今只有北壁保存较为完整。
第三站是小方盘城,即汉玉门关遗址。 现存城垣总体呈方形,面积600多平方,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西、北城墙各开一门,关城北坡东西走向车道直通西域。
这回因是终点,没有再限时间,我们终于可以好好尽兴了。
只见这黄土夯筑的正方形关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如今仅剩沟壑纵横的断壁残垣,孤零零地立于碧空荒漠之中,默默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和血雨腥风。
这就是汉班超久在西域,年老思归,上书曰:“臣不敢望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玉门关。
这就是戴叔伦《塞上曲》中“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玉门关。
诉不完的沧桑,道不尽的苍凉,都在不言中。
天悠悠,地茫茫。
后记:
我不得不吐槽一下玉门关景区。
第一,摆渡车在每个景点停留时间极不合理,只有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文化旅游,就只为让游客排队拍个纪念照?悲哀啊!
第二,摆渡车司机态度冰冷恶劣,对稍晚了几分钟返回的游客居然大发脾气,不过游客何须怨司机,本来就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三,整个景区无任何解说员,除非你单独请导游。我那天游完后如坠云雾,只得仔细去百度。看来,行万里路虽易,但不读万卷书,万里路就白行了。
总之,玉门关除了古遗址比阳关多,其它任何方面都差阳关远多了,只相隔二十多公里, 但旅游的建设和管理却有天壤之别,实在无法理解。
不过,即便如此,玉门关仍绝对值得一去,不能因噎废食。
图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