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一年总有365天感到沮丧,这很正常!

莫名经历了一段很沮丧的日子,大概体验是这样。


# 丧 #

不想说话,别人一讲话就觉得在怼自己,自己一开口就想怼别人。不想上班,上班时想回家睡觉。不想睡觉,睡觉越睡越烦躁。


# 时间变慢 #

开心的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此刻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很久很久很久,看一眼手机才过去5分钟。


# 想放弃 #

想放弃,想找个角落自己待着,还想找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有一瞬间想过,要不来一场大病,趁着住院可以休息,趁着昏迷,说不定失忆了更好。


# 很无措 #

不敢把这种状态告诉别人,怕被看做“不乐观”、“矫情”。不知道如何抵抗情绪,越想抵抗,越觉得崩溃。总觉得自己生病了,想着想着就真的病了。


当开始有了“很丧”的感受。我时而像一只亢奋的斗鸡,铆足了劲想让自己恢复战斗力;时而又像霜打的茄子,一心只想做一团废柴。所幸,我始终相信一切都会过去,并且不断尝试让自己好起来。


01 正念练习


有幸遇见《正念领导力》的作者陆维东老师,第一次接触到“正念”这次词。“正念”作为一种精神训练,强调有意识地觉察、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观念都不作评判。只是单纯察觉、注意、感知。


生活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情绪的困扰,要管理情绪的前提,是对情绪有了解,察觉是第一步。当愤怒、悲伤或兴奋来临的时候,你能清晰的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吗?还是结束之后才意识到,刚才出现了较大的情绪波动。


缺少察觉会使得我们在情绪出现的时候浑然不觉,当情绪累积,我们已然深深陷入这种情绪。有的人会深深按捺,将情绪全部咽下;有的人会瞬间爆发,做出一些伤害别人或自己的行为,或者口不择言说出一些话,进而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情绪被察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愈。当我已经明确察觉到自己出现了情绪,“不评判”就更为重要。


作为生性敏感、有一些情绪化的人,比如我,会时常被人评价“你怎么这么情绪化!”当别人的评价像一个标签压在自己心头时,产生情绪的时候更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挫败感中,不断问自己“我怎么这么情绪化?为什么我不能对所有事情都很淡定?都是我的问题,我一定要从这种情绪里跳脱出来。”这样的自我怀疑和责问,更加引发了情绪的爆发和夸大。于我而言,最终都以默默哭很久很久而收尾。


我把情绪当做敌人,也意味着我要和自己做对,无限循环。


后来我尝试去察觉,然后“不评判”。当我感到情绪的起伏,比如感到被误解和不被接受、非常委屈时,努力不着急做出反应,而是先告诉自己:“我感到很委屈。”接着不去分析到底为什么委屈,是不是自己今天状态不好,或者责问别人你怎么这么不理解我,同时也不责问自己怎么又情绪化了。只是告诉自己:“此刻,我感到委屈,委屈和开心一样,都只是当前的一种情绪状态而已,这很正常。”


不带着偏见,去平等接纳“委屈”和“开心”时,感知情绪,接纳情绪,仿佛点亮了黑暗中的烛光,刹那间看到了光明。


我竟然学会了用第三方视角去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她觉得自己不被接受、不被理解、不被认同,所以特别特别委屈,但这很正常。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被所有人喜欢,世界上也绝对不会有人能完全理解你,纵然是至亲至爱也是一样。


感知到情绪,先不做任何评价,像接纳幸福感、开心感、满足感一样,去接纳委屈感、愤怒感、悲伤感;用第三方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境遇。慢慢的,我惊喜的发现,我开始跟自己和解了。


02 坚持运动


沮丧期,继续坚持瑜伽。渐入冬天,一大早起床去上瑜伽课,冷到瑟瑟发抖。


闭上双眼调息的时候,忽略了外界的一切,只听到自己的呼吸。随着呼气,仿佛将压力、紧张、忧郁、失意、痛苦等所有的情绪全部置之体外,通过吸气将柔软滋润到全身每个角落。


我最喜欢阴瑜伽,每一个体式带来身体的疼痛感,都强烈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可贵,暂时忘却了所有的“丧”,并且告诉自己做阴瑜伽已经很痛了,不要再有其他伤害自己的想法。


一些没有接触和了解过瑜伽的人,经常会对瑜伽有误解:

比如瑜伽是女性专属,男人练就很娘炮;

比如身体柔软才能练瑜伽,身体僵硬不适合;

比如瑜伽就是不断拉伸,没有什么运动量;

比如瑜伽就是舞蹈或柔术……等等。


世界上很多优秀的瑜伽大师都是男性,瑜伽姿势兼具力量,柔韧,平衡更能突显男士阳刚之美。

身体僵硬的人练习瑜伽,更能体会到自己身体不断被打开,以及不断进步的成就感。

瑜伽有很多种,比如力量瑜伽就非常强有力。

舞蹈更多是以表演为目的,而瑜伽是从身心的全方面修行,会从体式、呼吸、冥想多方面配合的自我修行。


每次瑜伽完毕,我都会非常虔诚的感谢瑜伽,带给我安静和平和的心。当然,每个人喜欢的运动方式不同,但运动无疑能给人带来多巴胺和希望。


03 读书


在樊登读书会了解到一本105岁老人日野原重明先生写的书《活好》,讲述生命、爱、死亡、孤独、疾病、朋友、亲人…老人的一生都在探索生命、认识自己、影响他人。


《无声告白》中有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细想自己觉得“丧”的原因,大抵是因为觉得丢失了自己,亦或者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苛责和为难自己,也波及他人。关于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日原野先生讲到:

1、不在乎身外之物;

2、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

3、顺其自然,不要勉强。

由此我想到了出自冯唐的九个字“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其实有相通之处。


对日野原先生来讲,爱与被爱是他生命的能量源。到了一百多岁,还在尝试祛斑治疗,他觉得重视容貌,会让自己变得更积极。而其本质,是一个人想活出崭新的自己。


《活好》这本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不要轻易说“我就是这样…”,不设限,多尝试,能发现新的自己。而逆境和病痛,更容易让我们发现未知的自己。曾经不被理解和认可时,我总会说:那这就是真实的我自己啊,我就这样啊!在讲这句话的时候,看似是保持个性和本真,其实是打心底里不愿意去相信自己体内的能量,可以对一切的当下做出改变。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核心就是传递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的力量


日野原先生在世时一直在帮助别人,而他希望自己虽死犹生,留下这本书,像一粒麦种,在人间结出丰硕的果实。




#  悦纳自己  #


察觉到自己的悲观和沮丧

不再苛责,不再委屈

积极寻找最适合的方式,跟自己和解

悦纳自己,心底有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年人一年总有365天感到沮丧,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