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这个词,从来不给人带来好印象。在汉字中“病字头”的词语不是和疾病有关的,就是和治疗疾病有关的。“瘾”往往指的就是前者:烟瘾,酒瘾,药物瘾;轻一点的会有甜食和咖啡瘾;现在手机和电脑也加入了“瘾”的行列。这样一看,上瘾只会是一个“消极”的东西,“积极上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威廉·格拉瑟的这本《积极上瘾》帮我理清楚了一些头绪。
首先,人到底为什么会上瘾呢?作者认为这是人的“软弱”,一个人会本能追求爱和自我价值,追求爱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与他人产生联系,二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现实环境往往与人们的理想有很大出入,有的时候怎么也做不成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有时候明明努力了很多却收获不到多少被爱的感觉和自我价值。于是“软弱”的人就会想方设法减轻自己受到的痛苦。第一步就是“放弃”:既然做一件事情无法得到满足感,那就索性不做,这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当做“痛苦源头”,短时间来看,逃避确实很有用,但是逃避并不能根治痛苦,生活中依然会有许多事情困扰他们。于是第二步就是“出现症状”,症状也分成很多类:比如第一种“见诸行动”,很多小孩子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或者觉得不受到注意,就会尖叫,大哭,乱扔东西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依靠这样的行为来获取一些自己并没有的力量,目的则是爱和认可,少数将这种症状留存到成年阶段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歇斯底里,反社会人格甚至犯罪,因为到了成年世界,不会有人因为他们“闹”而给他们认可或者注意,这时候他们的痛苦就无处可以发泄,自然走向了自我毁灭。第二种就是由负面情绪导致的精神疾病和肉体痛苦,作者将这种现象归咎为“内心不够强大”,因为正确应对自己内心的痛苦,而转而以“精神疾病”将自己的内心封存或者试图以“身体不好”作为借口,作者著书的年代,对于精神疾病的知识比现在还要少。所以作者坦言这是一种很麻烦的状态:因为不能直接向患者说“这是你太软弱”,但试图好言相劝或者给他们药物也都已经没用了:此时的他们进入了一个“自证循环”:因为我痛苦,所以我要表现出痛苦,但旧的痛苦并不能得到解决。于是他们走向第三步,“消极上瘾”,求助于药物,酒精,博彩等刺激性行为减轻痛苦。作者认为“负面上瘾”对个体的的真正危害还不是现实中的经济损失或者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层面:靠“消极上瘾”消除痛苦的群体,短时间内能够消除痛苦,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往往给他们带来更多痛苦,于是他们必须不断给予自己刺激;即使亲近的人想要帮助他们,所要给予他们的爱和鼓励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久而久之,他们还会产生一种“自己不需要爱和社会价值也能幸福”的并不存在的个人力量,最终这些个体陷入了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那么,精神“强大”的人难道真的有某种天赋,或者不会陷入负面情绪吗?作者认为不是的,“强大”的人在做一件事的精力和专注度上并不比某些“消极上瘾”的人更高,他们遇到困难也会产生负面情绪,有时候也会摄入酒精等外部刺激。但“强大”的人能够以“积极上瘾”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所谓的“积极上瘾”,其实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你可以认为是“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入迷”。这种行为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人的一生往往会因为成长环境和个人经历而不同程度遗忘这种能力。“积极上瘾”和“消极上瘾”发动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的启动方式和后续英雄。“积极上瘾”中人们通过从事体力或者脑力活动,在自己大脑内建立起新的神经连接,让自己产生新的“条件反射”:只要做了这件事,我就会很高兴;而“负面上瘾”中的人们靠外部刺激获取满足感,脑内没有建立起新的神经连接,而是变得需要依靠不属于自己的外部力量才能得到幸福感。“积极上瘾”的人在状态消失后会感到痛苦,但是他们因为脑内建立起的神经连接,会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件里都得到微小的“满足感”,并得以支持到下一次他们进行“上瘾活动”的时候;而”负面上瘾“的人们获得的刺激很短暂,后遗症的痛苦却很大,因此他们必须不断让自己受到自己,只要稍停下就会感受到巨大痛苦。“积极上瘾”的人在旧的生活方式无法持续时,会想到求助于人际关系或者试图改变爱好,尽管这个过程也会伴随痛苦,但他们最终会走出这个阶段并且变得更加坚韧。而“消极上瘾”的人陷入痛苦自证的怪圈,他们自己否决了“人际关系能让自己幸福”这个事实,并且很难找到和原先同样强度的刺激来使自己不受痛苦,于是他们最终往往会重回旧生活或者自我了结。
作者总结了“积极上瘾六步法”帮你判断你所做的事情能否让你积极上瘾:
1,你从事的活动是非竞争性的,而且每天能投入大约1小时来做。
2,这活动对你来说不用很费劲就能做好。
3,你的活动可以有他人加入,但要保证没有别人自己也能做好。
4,你自己要相信这种活动会给你带来(身体或精神)上的一定价值。
5,你要相信继续做这件事自己就能提高,注意,这是主观评价,不要依赖他人的评论。
6,你所做的活动必须是“非自我批评的”,而且在活动期间必须完全接纳自己。
以这样的准则,作者认定写作实在算不上什么能让人积极上瘾的活动——写作经常需要自我批评。作者在书中花了长篇幅讲述了“跑步”和“静坐”这两种作者认为有助于“积极上瘾”的活动。
你可能会发现了,作者所举的“积极上瘾”是一种偏向“治疗”而非“精进”的方法,如果自己已经是个很自律,生活很幸福的人,是不是这本书就与我无关了呢?作者在最后一章“生活中的积极上瘾”中提到了孩子的问题,作者认为在2—5岁的学龄前儿童的生活中,“积极上瘾”的状态很容易发生,可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进入这种状态的机会反而变少了。作者认为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制干涉,比如我们能看到很多大人过分保护孩子,不让孩子玩沙子,和朋友小打小闹,这就破坏了孩子从事创意性活动的环境,大脑中自然就不会产生与“积极上瘾”有关的神经连接了,还有西方大学总是教孩子希腊文和古希腊经典,就和我们教育中强制孩子读“四大名著”一样,大人往往觉得这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但实际上就算有好处,大多也是孩子长大后自己阅读产生的感悟,过去我常有这种体验,但一直说不明白,现在我知道了:因为在强制条件下,人是不能进入“积极上瘾”状态的,相反,很多孩子可能就因此进入某种“消极上瘾”,从此再也不读书了。作者担忧的的第二种情况就是“文化灌输”,主要的例子就是家长给孩子不停报补习班还有电视媒体的兴起,这些灌输不利于“积极上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隔绝了孩子与外部世界以及他人的联系,还会起到类似于酒精香烟那样的“短期强烈刺激”。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能很切身体会到网络媒体对于新生代年轻人专注力与精神成长的巨大危害。作者作为心理专家,第一目标是要尽力帮助个体,但同时不能遗忘自己作为社会公民乃至人类一份子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义务”。
话说如此,我还是不建议特意去读这本书。倒不是为了吹嘘我写的有多好。而是本书写作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有点年代了。一是作者无法引用许多研究数据,很多推理和结论都只能靠自己的想法;此外书中存在同一观点重复写作,以及在“跑步”和“静坐”两章中尤其多的“个人调查”,实在是宗教意味太强,以至于我不敢在文中引用那些例子。
但说到底,书中还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能够有利于你走出痛苦的世界观。至少下一次你听到“心流”这个词,脑子里能想到:这不就是积极上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