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骑士
01
莉迪亚,死了,但却没有人知道。
她的家庭是一个混血家庭。爸爸是华人,妈妈是美国人。
她的妈妈(玛丽琳)曾经为了追寻自己的医学梦,离开家一段时间。这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创伤。
甚至发誓,只要母亲回来,她说什么,他们都愿意听。
这就是悲剧的开始。一旦许下承诺,自己就不再是自己了。
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期许,这里包含了他们曾经的受伤经历,或者是自己辗转却始终不得的,而他们将这一切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孩子成了他们的延续,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莉迪亚在母亲的出走后,明白了这句话。
为了让这个家还是家,莉迪亚努力的成为着父母要求她成为的样子。“好的,好的。”似乎是她说的最多的话。
为了维持家的状态,为了他们能陪伴在身边,她努力的成为他们期望的样子,但其中苦涩只有自己能体会。
02
因为她活的始终是别人希望她成为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所想。别人希望成为的她是理想化的她。
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
“各种知识在她周围盘旋萦绕,紧抓着她,每天只增不减。无论她去哪里,它们都在那里。”这就是她为了成为别人心中的样子,每天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她承受不住,内斯成了她的倾听者。也只有内斯一直在倾听莉迪亚的心声。
“只有内斯是她生活的调剂,让她能够忍受下去。”
但是,没有人可以永远当做自己的支撑。
内斯接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有什么东西在莉迪亚的身体里摇摇欲坠,然后便轰然倒塌。”
“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这就是莉迪亚的情况。
也或许这曾经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而且在没有了内斯的支撑,她只能独自承受越来越沉重的期待。
她怕哪一天达不到父母的期待,自己的家庭又会变成以前一样,而自己这么拼命的努力,就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的陪伴而已。一旦达不到,这家还会是家吗?
她深陷恐惧之中。不能自拔。
这是一个无助的孩子,她除了努力学习来达到父母的期待,找不到其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心中对家的爱意。
03
这期间的她是痛苦的。
因为不是自己的初衷,因为自己心含恐惧。因为自己活的压抑,她从来不是她自己。
为了父母心中的完美存在,她开始编制了善意的谎言。
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她累了。
她不断的寻找可以让自己喘口气的地方,不断的摸索她所能接触的边缘,想打破这种牢笼。
杰克,他可以说是她认识的人周围,最符合这种条件的人了。似乎和他在一起,就冲破了牢笼一样。
她在不断的做着一些所谓的坏孩子的行为。其实不过是她心理的一种释放,或者这样就能让自己没有那么压抑。
04
她终于承受不住这一切,选择了投湖。
以前,她那么害怕水,现在在水里,却觉得无比的自由和解脱。
她做了她认为最自己的一件事。那一刻,她是她自己。
05
所以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见我们的曾经,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因为父母不想我们再延续像他们一样的生活,所以让我们努力学习,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总是会听到“你要好好学习啊,不然以后就像××一样。”
初心是好的,只是能不能接受的问题。
如果这好意没有被理解,就会被歪曲。甚至会觉得如果达不到期待,就会失去了被爱的权力。
其实都是爱着彼此,所以才会为对方考虑周全,想以自己的经历给孩子一些便捷,让他们可以少经历一些曾经的苦痛。
因为爱着父母,所以想要他们的陪伴,想让他们开心。想成为他们他们希望的样子。
爱是无声的,但却是可以表达的。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格,而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
这样就会多少理解彼此心里的真实想法和渴望。
这样的告白,也许就不会再是无声的了。
06
但是我们似乎总是不愿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意,觉得行动表示就可以了。语言,显得太花哨,也会觉得说不出口。
表达自己,真实表达自己的爱和恨,这样也才更鲜活。而不是只会刻意的迎合和假意装成开心的样子。
少了些理解的曲折,直接碰触彼此真实的想法。这才算是交流,才能有真实的反馈。
而在表达的这条路上,需要学习的太多。
你好啊,我是蓝骑士,一个爱画、爱写的普通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给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