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王朝 | 麻风病国王、雄才大略的异教徒王、和保护圣城者的故事

2005年的电影《天国王朝》是一部被低估的史诗电影,尤其是19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和法国女星伊娃·格林主演。今天就来说说这部影片背后的历史故事。

2005年的史诗巨片《天国王朝》

十字军东征

公元八世纪,伊斯兰文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开疆辟地而向地中海沿岸散播,而当时的欧洲正处在后罗马时代的纷争中,西罗马和他的入侵者分裂成无数小领主的地盘,领主和领主、领主和僧侣、领主和北方的海盗纠缠得不亦乐乎,而东罗马则在与异教徒的征战中节节败退。尤其当塞尔柱突厥崛起之后,这个以野蛮的强盗行径横亘在东西要道之上,致使交通、贸易、文化中断,当岌岌可危的东罗马不惜放弃自己宗教正朔而卑躬屈膝地向罗马教廷寻求帮助的时候,很多人嗅到了其中的机会。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相信烧高香、烧头香可以买到一切一样,当时很多欧洲人也相信远征可以洗涤自己的罪孽从而踏上迈向天堂之路——嗅到了升天的机会;

第二、当时的西欧出现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很多人便怀揣着去东方圈地、过上好日子的想法,浩浩荡荡地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嗅到了生存的机会;

第三、当时地中海沿岸的诸如热那亚、威尼斯之类的商人共和国,为了谋取更大的投资利益,也加入了推动东征的行列——嗅到了生财的机会。

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战争的结果并没有赶走突厥人和穆斯林,但却以血腥的屠城方式收复了圣城耶路撒冷及其周围地区,建立了一个耶路撒冷王国及其周边的几个附庸封国。

耶路撒冷王国

而在这个王国的周围依然是穆斯林强敌环绕、虎视眈眈。

其中最重要的敌人就是——

一代雄主——萨拉丁

大马士革的萨拉丁石棺

公元1193年3月,萨拉丁在大马士革因感染风寒去世,只留下了1个第纳尔和47枚迪尔汗的遗产,萨拉丁在临终前,还叮嘱长子要敬畏真主、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萨拉丁在去世后被埋葬在大马士革的伍麦叶清真寺附近。萨拉丁不仅是伊斯兰世界的英雄,欧洲人也对他的品德十分佩服,并把他视为骑士精神的楷模,十九世纪末,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骑士,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给位于大马士革的萨拉丁陵墓赠送了一块白色大理石棺,上面镶刻着——“致征服者!”的字样。

《天国王朝》中的萨拉丁形象

萨拉丁是库尔德人,后随家族迁往埃及,从军官到宰相再到击败自己的宗主——赞吉王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阿尤布王朝,并从埃及出发向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进攻,在征讨中,逐渐将耶路撒冷王国包围在其势力范围内,从而成为了对抗十字军的主要力量。

然而在1177年的蒙吉萨战役中,他却惨败在他人生中的重要对手之一——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手下。

身患麻风病的国王——鲍德温四世

鲍德温四世就是电影中一直戴着假面的耶路撒冷国王,因为罹患麻风病、注定不会长寿的国王。《天国王朝》中的麻风王——鲍德温四世

1177年秋,萨拉丁入侵的消息传到耶路撒冷。鲍德温四世率领375名骑士和数千名步兵凭借沙蒂永的雷纳德(电影中杀戮穆斯林商队的大胡子)、圣殿骑士团首领,伊贝林的贝里昂兄弟(电影中的精灵王子)等以少胜多,战胜了萨拉丁的26000人的军队。

蒙吉萨战役在基督教世界被当作神迹传颂,年仅16岁的鲍德温四世获得了崇高的威望,而奋勇血战的沙蒂永的雷纳德也因此取得王国中巨大的影响力,并成为了主战派的首领。

这也是电影中当鲍德温四世的大军在漫漫黄沙中从天而降,威慑萨拉丁退兵的原因之一。

可是,鲍德温四世身患麻风病,在抗生素没有量产前,麻风病都是一种绝症,而且由于其传染性以及对患者面容、手指的败坏足以使人胆战心惊,所以,世界各地都对病患施行隔离甚至灭绝。当然作为国王,没有人敢对鲍德温四世怎么样,但是国王身体孱弱确是个不争的事实,短命的国王即使智慧超群、善于平衡朝野、敌对的各种关系,能够使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但是一片不祥的乌云如诅咒般始终凝结在耶路撒冷的上空、无法消散。

电影中有一个桥段,当鲍德温四世弥留之际,主教要国王做忏悔,这样死后就能去天堂了。国王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当我在天堂时,自己向上帝去说。”也许这一段出自导演的演绎,但也是一代麻风王真实的内心写照,他有太多的话想说,关于疾病和生老病死、关于和其他宗教并存的关系、关于如何在这个四战之地生存。。。。。。但是只能对上帝一个人说。

守护圣城的贝里昂

电影中的贝里昂是一个铁匠出身的私生子,无意中卷入了圣城的屠戮。而历史上他却是伊贝林家的老三,伊贝林家族是耶路撒冷王国重要的贵族之一。

贝里昂一直生活在这片四战之地,从来没有去过法国。

他并没有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与鲍德温四世的同母姐姐西比拉暗生情愫。

《天国王朝》中的西比拉

而是娶了西比拉父亲的续弦遗孀玛利亚康尼娜,从而支持西比拉的异母妹妹伊莎贝拉继承王位。

但是电影中贝里昂抗击萨拉丁保卫耶路撒冷却是真的。

1187年,萨拉丁的大军兵临圣城,号称要报当年十字军血洗耶路撒冷的一箭之仇,当年的十字军对耶路撒冷城内的穆斯林实行了屠城,所以这次施受双方将换个个儿,面对萨拉丁恐怖的宣言,反而使得耶路撒冷城内的居民空前团结在贝里昂周围,毋宁战死也不束手就戮。

艰难的守城坚持了12天(一说13天)。

最后,电影中萨拉丁达向贝里昂主动提出了和解,萨拉丁放城中的基督徒离开,而萨拉丁得到耶路撒冷。

历史上却是通过按人头缴纳赎金的方式,最后商人和神职人员凑钱赎买了8000人;通过贝里昂等人求情,萨拉丁释放了3000人;萨拉丁又额外释放了7000人,剩下1万人则沦为了奴隶。

圣城的陷落,使得罗马的天主教廷大为震惊,开征“萨拉丁什一税”、组织又一次十字军远征。

而耶路撒冷却在萨拉丁开明的统治下获得了新生。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杀一个人,没有烧一栋房子。在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清真寺被改为圣殿骑士团的总部,萨拉丁将它们恢复为清真寺。有人向他建议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萨拉丁没有同意。相反,他将耶路撒冷的圣地向所有宗教开放。

后来,英国狮心王响应教廷组织了十字军远征,在双方的交战中,萨拉丁多次以欧洲人所崇尚的骑士行为令对方折服。这种行事风格和博大的胸怀也许才是萨拉丁获得全世界包括其对手崇敬的原因。

电影中贝里昂在与萨拉丁订立盟约之后,问道:“耶路撒冷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萨拉丁先是戏谑地回答了一句:“Nothing.”(啥都不是)

走了几步后又回过头来补充了一句:“Everything.”(无上的价值),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是啊,一座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的话

历史上没有一座城像耶路撒冷一样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争夺之中,即使是今天也是如此,不是因为这座城有什么特别,又是因为这座城非常特别,宗教、文化、历史在这座城里积淀,这座城的每个角落、每块石头都混合着这样的内涵。

城市也是健忘的,多少风云都只是沧海一粟,只有那些胸怀天下、真心保全城市的人才会被记住。像鲍德温四世,像贝里昂,也像萨拉丁。

耶路撒冷如此,其他城市、国家不也是这样吗?

你说呢?欢迎留言说说你的观点。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文章持续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国王朝 | 麻风病国王、雄才大略的异教徒王、和保护圣城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