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地理》成为化石并不轻松

先讲一个故事。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在兴建运河和大型建筑时,挖出了很多骨骼贝壳之类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现在我们都知道,那是化石。但那时,还没有人知道化石的存在。所以,学者们都有自己的推测和判断。

当时最流行的说法,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种:

一,化石是大自然戏谑的产物。
二,化石是神秘的大地之力塑造的作品。

这两种学说的表述都很文艺,外国人的文学修养很高深,说的话就是这么绕,我想了半天,竟然都不是很能理解。不管了,总之,人们大部分相信,化石是大地创造出来的,只是大地没有赋予他们生命,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鬼斧神工的岩石或者造型奇特的天然石块。

当时,被称为天才的达芬奇有了不同意见。他说:这些石头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被埋于地底,经过漫长的岁月变成的

天才就是天才,一语中的。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达到了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程度时,在别人眼里他就是异想天开。有句话说得好;认识比众人超出半步,会成为领袖;超出一步,被看作天才;超出两步,就是疯子。很显然,达芬奇的观点被视作了疯言疯语。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位很著名的化石研究人员,叫贝林格。他也同样认为化石是神灵创造的艺术品,为了搜集证据,他雇用了很多人,去附近山地寻找化石。

不久后,人们源源不断地送来了搜集到的所谓的化石,据说一共两千多块。这些石头内容相当丰富,有的雕刻着花鸟鱼虫,有的画着日月星辰,甚至还有的写着各种文字。接下来,欣喜若狂的贝林格以这两千多块石头为史料,出版了一本带有精美插图和详细解说的书。


骗过贝林格的化石

但不久后,发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贝林格居然在这些石头中发现了一块刻着自己名字的化石。他这才明白,自己引起为傲的发现,只不过是一个恶作剧。最终证实,那只是一个小心眼的同事想要给他的傲慢态度的一个教训。卖出的书可怜的贝林格只能自己掏腰包再一本一本的买回来。

一个学者的悲剧。

我见过最大的化石,可能就是我所在城市的博物馆里的恐龙了。很难想象,这样的巨型生物在亿万年间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会完整的将骨骼变成坚硬的化石而留存于世,这绝对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化石也确实是在一种奇迹般的条件下形成的,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点:

1.死后能保证不被其他动物吃掉。

2.不会腐烂,也就是说不被细菌和微生物分解。

那么符合这种条件的理想场所,只有深层的土壤了。但具备了条件之后,就绝对会形成化石吗?怎么可能!这时就要点题了,成为化石并不轻松。据考证,自然界中动物骨骼变为化石的概率只是一亿分之一。因为化石的形成,需三个相当苛刻的条件:

1.生物身体必须具备一定硬度。如贝壳,骨骼等。

2.迅速的埋葬。

3.漫长的岁月。

这样看来,是否能形成化石,除了天时和地利之外,还需要很好的运气。

作者在文中还根据化石的遗迹形态,将他们分为了几种类型:

1.实体化石。如在西伯利亚发现的猛犸象,被称为“冰封的化石”。

2.模铸化石。如德国地层发现的水母化石,其实水母的身体并没有留下,只是形成了一个水母的身形的“印象派化石”。

3.遗迹化石。如恐龙的足迹,螃蟹的爬痕,穿孔贝的巢穴,甚至动物的便便。

也就是说,只要是古代生物留下的任何遗迹,都可以称之为化石。

对了,还有一种神奇的存在,那就是“活化石”。它们起源久远,本该在地质和气候的改变中灭绝,但延续了几千万年后,居然适应了现在环境幸运的保留了下来。如动物界的大熊猫,植物界的银杏。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地理》成为化石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