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搬运工

当你看到搬运工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场景?

炎炎烈日,海浪翻滚,码头工人弯着腰,背上扛着重重的麻包,沉重的走向目的地。

或是,墙角处,一群蚂蚁,围着一块比自己身体大的多的食物,齐心协力的把食物运回洞里。

而我,却想到了我自己。拿到教材,先看教学参考,然后在参考某某通,某某课堂,或其他的五花八门的辅助资料,最后密密麻麻的记录在课本上。上课铃一响,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着教参,匆匆走进教室,把自己搬来的这些东西,再倒给孩子。我不就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搬运工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就是我吗?这就是一个教了20多年的小学教师吗?

最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创新,不管是杜郎口团队的到来,还是刘彭芝团队的到来,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转变迫在眉睫!

痛定思痛,我以前的搬运一点用都没有吗?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夯实的,文化还是要传承的,只不过我要做一个新型的搬运工。

1.做一个认真的搬运工

记得上学期,办公室的姐妹,对于课文《白桦》中第一小节:在我的窗前,有一颗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产生疑问:银霜到底是指落在树上的雪,还是指白桦树皮那一层白的?我读了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心里一边读着这两句诗,一边走到办公桌前,仔细的翻看教参,用手指着一句一句的读,找到了!找到了!在教参82页《问题提示》中明确,是译者颠倒诗行的排序,注重了诗的押韵。课上,我讲到此处时,问:“老师怎么觉得这一句怎么这么别扭?平常我们该怎么说?”我们班有孩子居然能说出原来的顺序,我就顺势讲到,这是译者有意为之。

2.做一个爱读书的搬运工

暑假前,教学《芦花鞋》时,看到《小学语文名师— 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中提到:青铜是个哑巴。有点疑惑,不禁小声读了出来,贾大姐说:我们讲课的时候有孩子也说到这个问题,可课文上明明写着:但青铜却坚持着今天一定要去镇上。他对奶奶他们说:“今天天冷,更会有人买鞋的。”带着这个疑惑,走进课堂,“有的班的孩子说青铜是个哑巴?”,大部分同学不做声,有三个同学举起了手。

“老师,青铜本来不是个哑巴,后来家里遭遇了大火,不会说话了。”

“那文中为什么说青铜说话了呢?”我追问道。

三个人里只有一个孩子手还继续举着,她站起来说:“这是青铜的手势语,他都是用这种方法和家人交流。”多么合理的解读,我点了点头。继续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她回答到:“我看过这本书。”

我记得以前和姑娘一起看过这本书,真是都忘光了。于是利用两个晚上把这本书看完,并给孩子讲了里面一两个有趣的环节,孩子们都静静地听着,眼里全是渴望。我把这本书奖励给今天最认真听讲的孩子,别的孩子只有眼巴巴的看着的份了。第二天,我就高调的,得意的和这个孩子,原来看过这本书的三个同学热烈的讨论某个情节,这下可吊足了其他孩子的胃口,下课争着和这个孩子一起看,甚至自己去借。

3.做一个有格局的搬运工

记得以前我设计《乡下人家》时,课文讲完后,我让孩子们读了陈醉云的另外一篇散文《蝉与萤》,古体诗《过故人庄》,现代诗《天晴了的时候》,很好的增强孩子的文体意识,自我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又听到另外一个老师的设计,她在最后环节播放了从学习强国上找的一段视频,展示了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当时我就感觉很惊叹,巧妙!再后来我又读到李竹平老师的《我在小学教语文》,里面介绍了他的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关于这一课的设计更为大胆,更为巧妙。他先是把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和《乡下人家》展示给大家,这些学习内容给孩子们留下了共同的印象:乡下人家的风景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学文到此也算完美。但是他又将学习引向新的思考维度:今天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一幅“风景”呢,和文中一样吗?在孩子们一样,不一样的争论中,他给孩子们呈现了王丹枫描述的一段文字,最后两句:几口池塘覆满了各色塑料垃圾和水草。田野里良田,不少都荒着。引起了孩子们的沉思。经历了真实的比较,思考,他们才会从文中吸收不一样的营养,有了不一样的思考。两位老师的设计都让孩子从文本走向生活。不管怎样,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是语文老师,还要思考把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单元,做成一个个关联密切的课程。其实我们上学期的古诗组串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灵活的开发了语文课程。

新学期,我要努力做一个这样的语文老师,这样的新型的搬运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做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