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契约

         春节假期看电视听到一个相声,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是:当年第一个买大哥大的人,好孤独啊,虽然他有钱,买了最先进科技,可是大部人还是没有那个消费能力,没人可以联系,大哥大是用来当砖头的吗?当然这是内容是用来搞笑的,但是回过来想想:有人买了一部大哥大,当另一个人看到非常羡慕也想拥有一部大哥大,所以他会拼尽全力赚钱去买一部大哥大,从而在我看来第一个人根本不会孤独,因为有某种竞争契约(不管是羡慕嫉妒也好,炫富也好,不管是什么)的存在,所以第二个人很快会出现。

        就如生活中,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穷——我周围几乎没人觉得自己是富有的,尽管从客观看他们每个人的财富都是有阶梯的,但每个人还都觉得很穷。经济学家认为有两种贫困: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感是依据客观指标衡量出来的贫困,比如每天卡路里的供给不足多少,或者冬天没有保暖衣服这种温饱不能解决,饥寒交迫的情况,但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穷,并不是因为“绝对贫困”。

      有一个法国纪录片跟踪拍摄了一个法国的有志(佛系)青年在巴黎一年不工作的生活状况。在他不要求社会地位的情况下,他是完全能活下来的,不但衣食无忧,甚至还有精神生活:他知道哪个地方可以捡到杂志,哪个地方可以捡到书,哪个地方可以捡到三明治,哪个地方可以捡到旧衣服——只要他跟原有的社交圈、生活世界脱离关系,“绝对贫困感”就没有了,活得还挺快活。从法国青年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绝对贫困感”之外还有一个“相对贫困感”,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现在所拥有的贫困感。“相对贫困感”就是,明明你只能买奔奔却非要买奔驰。你的同学或者你的社会关系(亲戚)对你的期待形成了一种既是约束又是契约的东西,你要在这个契约中活出人生高峰,要光宗耀祖、做成功人士……为了遵守这个契约,你必须买奔驰而不是奔奔。所以你买不了奔驰的时候就会觉得“很贫困”。

       有人说,“相对贫困感来自于我们邻居的目光”:你觉得穷,是因为有一天在楼下停车场跟邻居相遇的时候,看见他换了一辆高档的车,而你还是十年前的那辆低档车。他冷冷看了你一眼,没说什么,你立刻觉得自己很穷。除了邻居,还有同学。同学聚会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大考:开什么车,穿什么衣服,拿什么手机,手机里有什么照片……其实,混得最好的不屑于跟你们一块儿玩;混得最不好的不敢跟你们一块儿玩;最热衷同学聚会的是那些混得既好又不好、有一种强烈要标榜自己地位、证明自己不失败或者小有成就、想在平辈之间显摆的人。你们之间是对等的。同辈对同辈:越是同辈,越是处在一个社会习俗划定的类别里,越容易形成某种心照不宣的竞争契约。

       我们的心不是放在客观世界,也不是放在主观世界,而是放在你跟他人,尤其是在社会习俗里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当中。你是主体,他也是主体,你们之间有一种微妙的约束和契约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竞争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