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第一章学习记录

昨天晚上读刘飞老师的新书《产品思维》,认识到产品经理对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重要性。以前我一直以为认知心理学是为了告诉产品经理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决策是有可能有误的,来帮助产品经理来做决策错误的规避。在《产品思维》一书中有提到认知心理学帮助你认识人常见的几种心理学认知误区,来帮助产品经理来建立用户心智模型。

那么在认知心理学很有名的三本书《这才是心理学》、《思考,快与慢》、《超越智商》,已经拜读过其中两本,年内计划是把《超越智商》读完,把三本提及的论点都整理一下。不过我觉得认知心理学的书应该反复多读几遍,书中的很多逻辑谬误和认知误区的案例都是我们身边的例子,多读以明智。

其实《这才是心理学》一书介绍了大众对心理学的误解,以及推广心理学到底是如何研究以及得出结论的。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可以叫《这才是科学》,因为书里面有很多观点都是,XXX的心理学研究逻辑是错误的,XXXX是正确的,换一下,XXX的研究逻辑是错误的,XXX是正确的。

读完之后的确有对自己的产品决策做检讨,检讨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判断结果是否判断谬误。接下来会逐章记录书中有趣的论点和自己的感谢。

1.大众现在所认知的心理学大多数属于媒体心理学,比较著名的是佛洛依德的心理学说。佛洛依德的心理学说的问题出现就出现在他是一套正反都能说得通的理论。科学要建立在可证伪的基础上,你的一个理论要足够科学严谨,必须是你理论能够套入一个已知环境中,从而能够预测得到结果。“即如果XXX发生了,就证明我说的话是对的了;如果没有,那就是我错了”。

2.科学分成两大分支:一个是社会科学;一个是自然科学。像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一类是社会科学,而生物、化学、物理则是自然科学。我们心理学(社会科学)跟其他科学不一样的点就在于心理科学没有一个基点,像物理学的“牛顿三大定律”一样是有基点的,心理学的分支非常多,而且很多情况都只是在特定情况才适用。

3.笔者以“心理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这点出发,阐述了人们排斥一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向前发展的两点困境:①伤害了现在既得利益者,在心理学上就是以各种伪心理学谋取利益的“催眠减肥”、“清醒梦”;②人们还是倾向于用哲学沉思,神谕的方式去解释现实世界。

4.理论之所以能成为科学的铁三角理论:(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检验的问题

5.系统的实证主义=基于观察的实践。非系统性的现实记录并不能导致知识的产生,例如你记录你一天的吃喝拉撒,也不能成为一个科学的输出。

6.公共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一个理论要成为科学,必须是其他人可以尝试相同的实验并获得相同结果,这是可重复性的定义。“媒体心理学”之所以有谬误是因为他们往往绕开了科学出版的常规渠道发布信息,例如“大家都不知道的心理学上的十个冷知识”这样的理论在我们生活中大行其道,很多这样的理论都是没有原始的理论支撑的,或者原始的理论支撑根本没有收到专业的科学团体认可。

7.科学要解决的是可证伪的问题,也就是可以做控制对照组实验的问题,“人之初性本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类型的问题无法通过实验去验证,就不能称之为科学。

8.产品经理之所以很难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是在于二三点,(1)没有权威的机构认证产品经理的理论,每个产品经理都有其一套方法论;(2)产品经理所解决的问题都是难以复现的,市场的情况千变万化,例如拼多多的崛起,你可以按照黄峥的方法论再复现一个拼多多吗?但是这并不妨碍产品经理做科学的分析,近几年最火的ABtest就是一个科学的控制变量实验。

9.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行为的解析,这种理论就是说“人人都是心理学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样的理论不像真正的科学理论那样具有内部一致性,而是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作出解释了就会拿出来用,“三思而后行”、“该出手时就出手”、“小别胜新婚”、“眼不见、心不烦”。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心理学》第一章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