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花(四)

01.兰溪棹歌

唐代: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如美人峨眉的月亮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如水般凉澈宜人。越中的山光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春雨如绵,淅淅沥沥下了三天,雨水滴落桃花瓣,好似落了一场桃花雨。兰溪水面迅猛上涨,溪中的鱼群在夜深人静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诗人描写了兰溪春雨时分的美丽景色。月亮、柳湾、远山、春雨、桃花、鲤鱼这些有静有动的物象是用来描摩和衬托兰溪这一主体。

诗人是描景的高手,从上到下,从远即近,虚实相间,将兰溪春日周边的景象娓娓道来,看似拈物无意,其实独具匠心,圆融契合,丝丝入扣,组成了一幅以兰溪为主的绝佳水墨丹青。画中寓意,有景有情,抒发诗人热爱越中山水之情。

02.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一群白鹭在自由自在地翱翔,潺潺流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四散飘落的桃花轻轻浮在粼粼水面上,衬着碧波,显得是那样的鲜艳欲滴。

江边一位老渔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风儿斜着身子轻轻拂过,细雨密密麻麻似针脚般洒落在他身上,而他泰然安坐,悠然自得地垂落钓杆,等着鱼儿们来咬饵上钩。如此美好的湖光山色,如此温柔的风轻雨密,他已深深陷入其中,连下了雨都不想回家。

这首诗同上首《兰溪棹歌》有同工之妙,诗人以诗化画,呈现的都是优美宜人的春光山水画面,象极中国山水丹青的意蕴,让人神清心怡。只是前首静景稍稍点缀了鲤鱼上滩的卜士动,而这首诗中,动词并不多,展现读者眼前的是整幅灵动的场面,白鹭飞,鳜鱼游,风斜雨密,全然在动,而背景是秀美亘古不变的西塞山光水色,读诗之人读着诗着,便已陶然而忘机了。

0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竞相绽放,富春江水暖流萌动,鸭子在水中戏水,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鲜翠欲滴的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而此时河豚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本诗为宋代诗人苏轼作品。(作者本意是赏析唐诗中的花,而这首是喜春暖春之作,与前二首同,故择之。)

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如环佩叮咚。诗中景物也是有静有动,让画面顿时鲜活灵动起来。语言非常质朴,天然不失雅趣。这是一幅活泼有致的图画。

04.桃花

唐代: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在渐渐回暖的春色里,桃花盛放于百花之前,谁能忍住不去欣赏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可惜初春的狂风地吹过以后,那美丽的花瓣随风飘落,只化成片片血红的颜色点缀在青苔之上。

前三首均为喜春赞春之作,从这首起就为伤春之作了。

明媚温暖的春光里,桃花盛开,娇妍欲滴,妩媚动人。这美丽的颜色引得爱花之人竞相观看。可无奈早春不期而至的狂风扫过,摧花堪折时,随风凋落四散的花瓣映衬在绿色的苺苔上,点点殷红,触目惊心,这是花儿在泣血么?它是在啜泣命运的无情,自己身世的凄凉吧!

诗人借桃花慨叹命运之苦,在他的眼中,桃花如血,如泣如诉。

05.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代: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都说春江景色优美,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漂泊而去。

诗人在本诗中抒发离乱之苦,漂泊之愁。眼前的柳絮和桃花随风乱舞,无根无依,正如诗人的心没有依托和着落。国难家愁让诗人觉着心如风飘絮,花自凋零水自流。

06.春思二首·其一

唐代: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天新草丛生,青翠可人,绿柳抽出鹅黄色的嫩芽,桃花盛开缀满枝头,李花香气四溢。

在这样生机盎然的春天,春风吹啊吹,依然吹不散我的烦恼忧愁,我的愁思怨绪在这春天一直漫生滋长。

春意暖融时大地花开,在这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时节,诗人不觉春光宜人,反生伤春之意。到底有多么深厚的忧愁让诗人忘却春光,陷入愁怨的谷底呢?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以春天的勃勃生机映衬诗人情绪的低落,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手法。

无戒365天写作日更营  写作第54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与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