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第十、十一章,不要感情用事 | 论语74

第三期《论语》三十天共读,第十五天。

【今日论语】颜渊篇第十、十一章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学习心得】

12.10 子张问如何提高品德,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行事遵循道义,这就可以提高品德。爱一个人,希望他长寿;厌恶起来,恨不得他马上死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这便是迷惑。这样,的确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

崇德,提高品德。辨惑,辨别迷惑。

徙义,向义靠拢,唯义是从。

前面说君子需要内外兼修,对内要修养道德品质,那该如何提高品德呢?孔子说,“主忠信,徙义”,即做事要忠诚、信实、遵循道义。

忠诚,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真心诚意,为了正义的事业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可以是忠于自己,忠于事业,忠于家国。

信,诚信、信实,是儒家思想重要的部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也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道德准则。

义,道义,道德正义,行事遵循道义,向美向善。

接下来,又如何辨惑呢?“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行事判断依据个人情感,就会很迷惑。根据个人情感做出的判断,是大脑里本能的、感性的系统1在作用,系统1是直觉性的反应,在危机时能及时保护自己,但往往缺少理性分析,是冲动和盲目的。

遇事多经过理性的系统2分析,能帮助我们辨别迷惑。

12.11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国君要像国君,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齐景公答道:“对呀!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太有影响力,没有通读过论语的人,也能在课堂上或者别处听说了解过。

是什么身份,就按照自己的身份做好份内的事,言行得体。一个人可能有多个身份,面对父母,自己的子;面对子女,自己是父;工作中,自己是岗位上的一员,做好小我的分内事,最终组成一个和谐的大社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颜渊篇第十、十一章,不要感情用事 | 论语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