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第一课》

书里没有高深的财商哲学,更多的是思维方向指引,方法论的介绍。对于财务自由,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提前退休”是我喜欢的定义。而财务自由的本质,在于实现选择的自由。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巴菲特,但我想做一个金钱上的成年人,指挥我的金钱行为,做我真正想做的选择。

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的理,不仅仅是打理、整理、管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含义:理性。因为理性,所以有财。保持理智,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建立数字化思维,才能掌控财富,掌控人生。读完这本书,我开始认真思考每一笔花销的“必需”性,开始手工记账。虽然知道坚持有点难,但我相信这一次我会坚持下去。因为了解这不是在做简单的收支记录,而是让现金流视觉化。这背后是自知和自省,是帮助我实现有计划地存钱,理性地用钱,和评估我的赚钱能力的手段。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大脑。思维的转变是一切转变的开始。理财就是重新处理“赚、用、存”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财务意识,分解开来就是:存的意识、用的意识、赚的意识。

首先是,存。

“不在尽力存钱的基础上谈努力赚钱,根本毫无意义。”一件事只要是好事,再小也值得去做。存钱这件事,同理。从小处开始养成习惯,是在改造行为,也在反向塑造大脑和思维。要把存钱和投资视为第一要务。存下钱,然后让钱再生钱,是财务自由的唯一秘诀。

而存钱这件事,看起来是表面上有节制、少花钱。但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脱离他人眼光和评价”的活法,是一个“注意力回收”的过程。把注意力回收,你才会真正关注自己的需求。你会开始发现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只会把钱用在重要的事情上了。

我算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看这本书的同时已经开始实践书中介绍的“等额存”。每一次消费,也同时存下等额的钱。这样一来,每一次用钱我都思虑再三,因为每次花销感觉是双倍支出。另外,等额存也方便对照记录当天的账。

然后是,用。

“如果说每一次存钱,都会增加在未来生活中的选择权。那每一次用钱,都是为想要的生活投票。”从长线投资的角度来讲,今天用钱的同时,牺牲掉的是让钱在未来增值的机会。深以为然。所以,现在我会提醒自己用钱的标准:1、以“需要”为标准,而不是以“想要”为标准。2、“现在马上就能用上”为标准,未来要用到的,未来再买。3、满足情绪价值、功能价值、长期价值的两种以上。4、投资在自己的天赋,其次是擅长,然后是兴趣。把消费变成投资,先让自己变更值钱。5、平衡时间和金钱的关系。用时间换钱还是用钱换时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同意作者所说的,“对自身成长而言,这是对物品占有欲的缩减。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你虽然没有拥有更多的物品,但你拥有了更强大的觉知: 什么是你想要的人生,而什么不是。”

最后是,赚。

当真正懂得了如何存钱和用钱,也能理解如何赚钱。“请记住,你的价值,决定了你的定价。”要找准自己赚钱的优势,并在优势上用力。

首先,要把注意力从“赚钱的数目”转移到“赚钱效率”上。人之所以穷,是因为“花钱效率”远高于你的“赚钱效率”。而如作者所说,让资产翻倍最快的方法,无非两个:一是能力大大幅度提升;二是执行力的最大限度发挥。就是首先让自己变得更值钱,然后让一份能力被完全运用,一份时间被充分利用。

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商业价值,作者给出了“三圈”模式。需求是基础,保证生意有的做;热爱是保障,保证生意能做长;擅长是财富,保证生意能做大。有趣的是,作者重新定义了“舒适区”。很多人以为的舒适区,其实是“懒惰区”。真正的成长,第一步是找到自己发舒适区,明白自己做那件事最舒服,下一步要做的是,“扩大舒适区”。其实也就是找到前面提到的三圈的交汇处。而这三圈的交集,就是我们最终的商业价值。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永远是做任何事的第一步。可以我热爱的,培养成特长,再把这个特长,培养成专业,之后再用这个专业赚钱。这真的是件幸福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大型投资。你要永远把握“可控”,而可控的永远只有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务自由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