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淡墨探花”,“清代四大书法家”,20岁就名扬天下

关注燕京书画院,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提起“浓墨宰相”,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正是乾隆皇帝身旁的大臣“宰相刘罗锅”,刘墉不但位高权重,书法也颇负盛名。刘墉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淡墨探花”,正是与刘墉一起位列“清代四大书法家”的王文治。

清代书坛崇尚“复古”,以康有为和包世臣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推崇“好古”之风,在当时,金石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整个清代书坛都更加重视碑刻而轻视帖学。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民国。

而今天要介绍的“淡墨探花”王文治,就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帖学好手,这在当时的书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王文治在年仅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书法闻名海外。

那么他为什么会被称为“淡墨探花”呢?我们先从“淡墨”二字讲起,他在刚刚走上书法这条路的时候,首先取法的便是褚遂良的楷书和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和《圣教序》等帖。不过王文治最终形成的书风,却更偏向赵孟頫和董其昌。尤其是在用墨上,王文治和董其昌相似,都更加喜欢淡墨。“淡墨探花”的前半部分,便由此而来。

至于“淡墨探花”的后半部分,就更加简单了,就和字面意思一样,王文治曾经在科举中高中探花,“淡墨探花”的称号,便由这两部分组成。

王文治在清代和梁同书等人共同位列“清代四大书法家”,他不仅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还在仅仅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受到了当时琉球人的关注,他们不远万里不惜重金也要收藏他的书法。完全可以说达到了名扬四海的程度。也难怪当时获得“天下三梁(三梁说的是:梁同书、梁巘、梁国治,均为当时的著名书法家),不及江南一王。”的赞誉了

从王文治的书法中,能看到一种自然流畅的美,他的用笔淡然但又不是传统上的柔弱,这淡然与淡墨交相呼应,显得空灵而又不媚俗。这也形成了他难能可贵的独特书风。

虽然王文治在当时的书坛声名显赫,但也有不少人并不喜欢他这种淡然的书风。清代的书家钱泳就评价他的书法:“如同秋娘傅粉,骨骼清纤,姿态自佳,而欠庄重。”钱泳认为王文治的书法太过柔媚,但是欠缺庄重阳刚的感觉。对于这种评价,见仁见智。不过一位书家的书风柔美或是阳刚,很大程度和这位书家本身的性格有关,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这或许就是字如其人吧。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被称为“淡墨探花”,“清代四大书法家”,20岁就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