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地图》重点笔记备忘(一)

一、如何抓住精髓?(第三章第二部分)

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会如何对待这段文字?

我的阅读建议是:

1.细读,勤批注,多勾画,有问题意识。

2.提取核心概念,反复在语境下理解。

3.根据主要话题,联系教育教学生活反复琢磨。

4.与其他书籍参读,丰富或者修正自己的知识结构。

5.进行批判性阅读是深入理解的必由之路。(书籍107页)

二、怎样训练知性阅读能力?(第三章第一部分)

1.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

为什么要强调摘抄呢?要记住专注也是需要反复练习的,而摘抄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轻易判定一本公认的好书,没有价值或者不适合自己,除非这本书确实远远在自己的理解力之外,否则你不能轻易放弃,轻易放弃的后果是你永远无法养成真正的深度阅读能力。

摘抄的另外的好处是,我们很难真正的记住一本书,前读后忘是许多人阅读的苦恼之一,而通过摘抄我们对一本书的精华会印象更深,也便于日后反复翻阅。

2.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他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本真正的好书,总会贡献出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者结构,要通过反复的阅读找出它们。而找出它们的方法之一是读懂书的结构,熟悉书的脉络,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并且是如何一步一步论证的。

你甚至可以编写一本书的提纲,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目录,而是写下书中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证过程,这本书就是极好的读书笔记。

3.更进一步的,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

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疑惑,写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写下你最深的感受与思考。要坚定不移的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你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个片段某个观点的理解,你可以表达与作者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旁涉到你经历过或者听闻过的教育教学事件,或者与其他的书籍相互印证。

批注是帮助自己梳理思想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与书籍的对话一开始艰难,你甚至怀疑自己压根就缺乏对话的能力,或者自己压根就不适合读这本书,但是经历并承受这种痛苦,你会慢慢的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会通过大量的摘录以及理解,慢慢的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若有精力揣摩一下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批注,或者钱钟书的《宋词选注》,以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类的批注。

4.最后,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与好书进行生命交流,你得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书籍85_86)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阅读地图》重点笔记备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