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因为读完了一本书而感觉意难平,所以想着要去写一些东西。而且是在午夜12点,有些痴狂,有些不可思议……可是也还得去写,因为我怕拍拍手去睡了,经过一夜,脑子里的很多杂七乱八的东西就被周公偷跑了。

第一次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无意之中在抖音里看到的出自这本书里的一首诗“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课,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刚一看到这首诗,就觉得隐隐约约能在这首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一个年近而立却还一事无成,感情、事业一塌糊涂的穷酸书生相。

然后又去网上看了看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哦,顺便多说一句,这本书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天道》但是相比于看电视剧的直白,我还是更偏重于书本的深邃与厚重。有评论里说到这本书的境界很高,涉及到了一些佛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这是第二个吸引我的点。

自从毕业以来,我就慢慢偏离了学生阶段所学习的专业——经济学和金融学,而是有些不务正业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越来越感兴趣,有时候也总奢望着能从文化中给自己找到一条精神上的出路。关于精神上的困境,和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关联,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有此两点,也便有了我深读这本书的原始刺激和动力。

为什么要用“原始”这个词语呢?因为这本书所承载的关于主人公的故事稍稍改变了一些我对待这本书的初衷。

丁元英,本书的主人公。姑且不去谈这个人的出身和背景,仅仅去看看他背后或是说他内心中所承载的文化属性。究此全书,也没有给这个人一个确切的属性定义。借用书中人物的评价,肖亚文说他“是人、是鬼都可以,但是不是人“,德国的一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五台山的高僧说他”三气居中,三分贵气,三分静气,三分杀气,还有一分痞气往于身中,游离心外“。

以我愚见,他更像是一个中国文化这种文化属性作为明确标签的世俗人,又是一个总想游离于传统文化的离经叛道者。这一切原因无他,只因为看的太清楚,太明白。临佛门而不入,进,则满眼皆是净土,退,则满身都是红尘的境界。

他是这世俗的超脱者,是得道门前的徘徊人,但终究把这世间的道看了一些去,再去看这众生,便像站在河岸上看水中的鱼,似是而非,究竟如是。

所以用书中引用的尼采的名言(我并不知道这句名言,所以拿来用,必得标示它的出处)来形容他很是不错的“更高级的哲人独处者,并不是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所以肖亚文才说他不是人。

真正让我意难平的其实并不是丁元英这个主人公,真正促使我写这些东西的也不是他,而是书中的女主。

书中的女主叫芮小丹,虽然出于看网络小说的敏感,出于小说对女主人公最开始的身份——警察的设定,我一直有一种猜测可能女主最后会死,可是也一直有一种偏向于感性的声音在告诉我如果这样就俗了。

可是女主还是死了,也还是死在了这个警察的身份上。

如果佛陀普度世间给了这世间男女十分的美好,那么女性,便得独占了这十分美好中的七八分(说这句话会不会被男同胞骂?估计在女生面前他们也是不敢的,只能在心里骂骂我而已,我也听不见,所以我也就不在乎了,心中窃喜)。

所以我才会对女主的死难以释怀。

我一直纠结的是为什么女主一定要死?这个设定背后的深层次思考是什么样子的?

书中曾经多次提起关于女主日后的安排——计划两年以后去往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留学攻读法律专业学位。在丁元英沉沦以后,也和她深切的探讨过几次关于她的未来以及选择问题,还有女主父亲——一个不出名却厮混影视圈好多年的导演的建议。

无论是未来的律师还是未来的编剧,这其中都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性,就是女主身上的独立、自由、知性以及思考的能力。

她说和丁元英相遇,丁元英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不是她想像的用文化属性去构筑的扶贫项目的神话,而是思考和觉悟。

可是最后,中国的文化圈也没有多出一个不一样的声音(书中的话)。

丁元英来到古城选择大隐隐于市,对他来说,便是一场虽未出家却胜似出家的修行。于越来越淡的世俗中突然增添了很多美好,作者这双邪恶的黑手必然需要发动力量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才能让丁元英这个岸上的人继续留在岸上,才能给这本书深层次的思考一个交代。

所以可能一开始她的出现,便注定了是一场悲剧。因为可能丁元英这个文化混混的文化属性不允许有一个感情的牵绊,这个独立、知性的女性身上也不应该套住感情或是相思的枷锁。

而且芮小丹是自杀的,在自杀前给丁元英打了一个电话。丁元英知道这个电话的意味是什么,所以他沉默着不知道说什么。后来有人问丁元英芮小丹为什么要自杀,丁元英说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用了。

你看,用有用和没用来当做生与死的界限,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理智。当觉得自己没有用的时候以死亡来向尘世告别,虽然哀伤,但也成就了一个独立、知性的女性形象。

最起码,对于这样一份美好的破灭,我是这样解释和自我安慰的。

可是最终我还是没能看到我最想看到的结局——一个文化混混于红尘中的自我救赎以及有情人的终成眷属,不辜负每一个文字,也不辜负每一份美好,即使是人为创造的美好。

写到这,想到故事的结局,还是忍不住有一些骂娘的冲动……

最后,我想到了《红楼梦》里的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满纸荒唐言,不足慰,不足虑,不足怜,不足气,完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