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处理原则:不求不帮,不问不说,保持边界感是关系和谐秘诀

心理群有朋友分享一个故事。

说是一个熟人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和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如想出国不被同意,想外地工作不同意,谈恋爱对象不被接受,最近经过专业检查,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由于朋友是看着孩子长大的,很不忍心,就告知孩子父母,结果孩子父母根本不相信,认为简直在开玩笑,生龙活虎的那里来的什么心理问题,是孩子在叛逆,找借口对抗父母。

面对固执的家长,以及无助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办?

这属于很常见的现象,也就是知道了有人遇到麻烦,就想给予关心安慰,希望人家少些痛苦,过得好一些。

问题是,不论专业助人,还是日常生活,我们要把握基本原则就是:不求不帮,不问不说。

对此,杨凤池教授有个很形象比喻,假设一个牙医,技术高超,坐公交车遇到一个人,很容易就发现此人牙齿有问题,需要拔牙处理,你说能主动给人家拔牙吗?

上面故事就是如此,面对固执的孩子家长,无法也不能给任何建议,因为人家不需要!至于孩子,如果咨询问题如何处理,那就可以给出建议,进行专业治疗。至于人家家庭关系问题,注定只能看着而已,不能进行任何帮助。

如果非要热心干预,反应的心理风景,一定是另一位朋友说的,“我也曾经、经常有“心疼”的感觉,可后来发现这个“心疼”有部分是自己的功课,这部分是需要自己去修通的。咨询师不是上帝,我们任务不是拯救,是与求助者一起去探索症状背后的曲折所揭示的隐意。”

上面说的是不求不帮,再看日常生活中的不问不说,这个情况更加具有现实性和普遍性。

也是两个朋友之间事情,一个人家里也是遇到孩子事情,咨询另一个人,此人给了个人建议,事情原本就此结束。

可是,忍不住是朋友啊,此人过了几天又热心询问情况,询问也就罢了,还热心给出建议,希望事情快速好转。

又过了几天,此人又询问事情处理情况,听了人家处理方式,不合自己心意,深感不满,忿忿不平,还大发感慨,把此事说给别人听,换来别人白眼。

应该说,这个白眼给的恰如其分,实在不冤枉。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这是对的,不过也要有个“边界”,那就是“不能帮助就请不要干扰”。

遇到事情,当人家需要帮助时候,会主动告知,这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我能帮些什么”。在人家不需要添乱时候,别不合时宜凑上去追问事情如何,要知道人家正在忙碌处理中,谁的事情谁真正苦恼。

有人说,安慰是最无聊的事情,甚至是无情至极,因为真的想表示关心爱护,不要任何虚伪安慰,只需要来一句需要我做什么

那么,什么是真心关心人家?我给出一个可衡量标准,大家看看可否接受,那就是当人家最需要资金帮助时,向你开口借钱时,你能准备好钱借给人家!

因此,真正帮助一个人,就是在人家提出需要时站出来,无论提供建议,还是钱财资助,不需要时候能够有意识远离,让人家安心处理事情。

其实,在陪伴孩子成长中,父母需要做的也正是“逐渐分离”边界感,保持情感链接,又要保持边界不干扰,如此才可相安无事,健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事情处理原则:不求不帮,不问不说,保持边界感是关系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