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短视频,谁爱读书呢

最近我迷上了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大侦探波洛探案全集》,全书480.9万字,目前进度才1/8左右。如果你也喜欢侦探类的小说,可以评论区给我推荐推荐。


除了看书,当然我也爱看短视频,以影视剪辑居多。


但短视频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旦点进去了,沉浸于其中,但又难以自拔,看完一段又一段,就好像走着走着,一不小心闯进了动物世界,你手里拿着精灵球,满心欢喜的一个个把它们收服。


我还是换个比喻吧,就好像一不小心闯进了一片池塘,四周围的景色美丽动人,从未见过,只是走着走着,淤泥没过了腰,误入藕花深处。


短视频的甜,短视频的美,短视频的无法自拔,就不需要我多讲了吧。


那你是偏爱短视频,还是喜欢看书?


倒不是说短视频不好,它和书籍有一样的功效,都是为了从外界汲取知识,只是缩短了学习的过程,采用了更便捷的手段,不需要自行整理归纳,并且信息采集比书本来的更全面、丰富。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比如我看的影视剪辑类型的视频,一部完整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虽然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获取,但这就好比剧透一样,十分钟不到就草草结束了,甚至遇到糟糕的视频,会让人发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慨。


在这个短平快的时代,短视频比书籍有着更大的优势:一部手机,随时随地,站着看,坐着看,趴着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这种感觉就好像书的位置,已经只能出现在图书馆,或者积灰的书架,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想了那么久,不知不觉地铁也等了好几趟了,终于好不容易挤上一辆。


早高峰总是人潮汹涌,但我发现无论站着或坐着,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几乎都捧着一部手机,手机上变幻着各种短视频的画面,零零星星有几个回着微信,看着小说;不看手机的少之又少,静坐在那,感受着地铁穿梭的风,仿佛与这个世界孤立。


地铁到站了,我还没来得及缓缓别扭的站姿,一大波和我一样赶早高峰的打工人拥了上来,原本的空间又变得更加狭小了。我注意到一个西装革履的大哥背着双肩包,一上地铁,人还没站稳,就掏出手机开始刷视频了,也不管身后的背包有没有妨碍别人。


到了下一站,出站的人多了些,他往车厢里钻了钻,换了个姿势,站定了身,又继续刷起视频来,丝毫没有注意到包正抵在别人的肩膀上。没错,这个别人就是我。


我坐地铁不爱看手机,尤其是站着,总觉得如果因为站不稳,而踩到别人或者撞到别人,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于是我就成了别人眼里的“不看手机”的人。


我四处打量了一番,大多数人不停地滑动着手指,寻找着符合自己“胃口”的短视频,这些人里有双腿并拢坐着的,有翘着二郎腿的,有扶着栏杆的,还有靠在地铁门上的,要是能把手机上的画面投射在车厢表面,地铁那么长,估计恐怕也够呛。再仔细打量,你会发现内容也不尽相同:游戏视频,吃播视频,电影电视,娱乐搞笑等等,种类五花八门,要是大家都不带耳机,怕是嘈杂程度不下于开山崩石的声音了吧。


地铁播报了“市民中心”站,我要下车了,这位大哥依旧还是那个姿势,只是那个背包挡住了不少人下车的路,他也没在意,估计内心想着:哎呀,这个视频可真好看呀,我得转发给别人看看......


出了站,我边走边继续想着刚才地铁上的事,短视频无疑能够带来很多好处:无论是打发时间,带薪摸鱼,还是学习知识,获得工作生活技能等等。短视频这么好,那是不是成了每个人的心头好呢?


好像并不是这样。


图书馆二楼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几乎雷打不动,天天到访。9点的门一开,他们会径直走向报纸区,领一版报纸,寻一座儿,拧开保温杯,倒上一杯热茶,慢慢悠悠地坐下来。我好几次路过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他们拿起手机过。他们不但不拿手机看视频,而是边读报纸,边做笔记,认真程度惊掉我下巴。同桌的考研人告诉我,“感觉他们比我还认真,我偶尔学累了还会刷个手机放松放松,这些可爱的老头老太太们太让我佩服了!”


偶然路过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旁边,看到他清秀而又密密麻麻的笔记时,好像突然觉得他们老一代似乎与这个短平快的时代有些“脱节”,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还在坚持报纸阅读,坚守纸张的触感。我并无意否认图书馆里所有的学习人,肯定也有很多人喜欢纸张阅读,喜欢书籍,但能像他们一样的,看报纸做笔记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有人说现在是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崛起,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现在的阅读习惯,从纸质书籍转移到了电子书籍,又从文字转变成了视频,我们似乎越来越毫不费力地就能获取我们所想要的讯息。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除了短视频的创作者外,我们越来越懒得动脑筋,越来越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和拒绝就可以了呢?


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些天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动态:

我给父母各买了一个手机,他们学会了刷视频,而我要开始学会接受饭桌上的冷清。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爱短视频,谁爱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