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尔街》是奈保尔于196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班牙港为原型,讲述了米格尔街上十七个人的故事。
米格尔街上的人仿佛生活在被囚困的世界里,在枯燥乏味、极度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人们的性格变得扭曲,以酗酒打发无聊的时光、以折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当做消遣。故事中每个人都希望改变目前的生活,每个人都很努力,可是除了“我”,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他们被牢牢拴在了社会的最底层。
可是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了许多闪光点。
1
不要攀比别人的生活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看看那个时期的中国和欧洲发生了什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杀、中原地区发生饥荒几百万人流离失所,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大肆屠杀犹太人、整个欧洲陷入战乱。相比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们,处于美国庇护下的特立尼达简直就是天堂。书中人物的痛苦和绝望太小儿科,简直就是无病呻吟。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亚洲是亚洲、美洲是美洲,没有什么可比性。
可是这样没有意义的对比在书中比比皆是。
故事中的博勒,为人小心谨慎,向往美国,梦想赢得一大笔钱离开特立尼达去美国生活,结果一次又一次被欺骗;爱德华,羡慕美国大兵,学习美国人说话的腔调,把大兵约到家中聚会,仿佛这样就成了美国人,结果自己的情人跟着美国大兵跑了。
没有意义的对比,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
前段时间回老家参加一个远房亲戚的婚礼,婚礼十分隆重,十辆奥迪婚车、著名司仪、高档烟酒,如果不是露天大广场,还真以为是在城市哪个星级饭店里。可是看着热闹的场面,心里却酸酸的。亲戚老两口一辈子种田,为了孩子娶媳妇,前几年承包了二十亩地,孩子在天津打工,一年收入五六万,其实给家里交不了多少钱,在城市里嘛,用的比挣的多。一场婚礼,老两口几年收入没有了。朋友告诉我,奥迪、中华、海之蓝是现在农村婚礼的标配,不然在村里抬不起头,城里买房、买车那也是早晚的事情。老两口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就在没有意义的攀比中没有了,后半生的希望也在攀比中没有了。
有人说,那是农村发生的事情,真的只是在农村吗?只是城里人比的别的东西罢了,男人比房子、车子;女人比化妆品、名牌包;孩子比名牌衣服、限量鞋。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换了形式而已。网络上的各种炫富,不也是攀比心理作祟吗。
对比可以让我们知优劣、见长短,如果对比过了头就会变成攀比,只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没有什么,忽视了自己有什么,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中。
今天你比过我,明天我比过你,短暂的满足之后,又进入下一轮攀比中。
攀比中我们得到了什么,短暂的虚荣心的满足,自以为是的飘飘然,在攀比中悄然而逝的时光,仅此而已。
我们有自己的生活,按照我们自己的需求过日子,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适合我们的方式,攀比只会让我们陷入困顿之中。
专注自己,走自己的路,和自己比赛,每天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难道我们愿意把生命耗费在没有意义的攀比上吗?
2
即便注定了失败,仍对生活报以热情
故事中的人物生活穷苦,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们知道自己改变不了生活的现状。
哈特说:“生活真他妈的活见鬼。你明知道麻烦要来了,可他妈的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你只能坐下来,望着等着。”
即便如此,可他们无一例外对生活抱以极大的热情。
劳拉生了八个孩子,八个孩子有七个父亲,她靠孩子们的父亲接济生活。可是她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十分乐观,总是很开心。
B·华兹华斯想要成为诗人,虽然没有人喜欢他写的诗,可是他总梦想着写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虽然至死也没有写出伟大的诗篇。
摩根想要成为花炮师,给英国国王和美国国王做最漂亮的花炮,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欣赏。可是他做的最漂亮的花炮是点燃了自己的房子。
爱多斯参加三次高中结业考试、五次卫生院考试,只得了高中结业考试三等。他想做卫生检查员,最后却做了驾清洁马车的工作。“面对现实吧。我真的喜欢我现在干的工作。”
多利饱受父亲的虐待。可她总是咯咯咯地笑,她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摆上鲜花。父亲给她选了丈夫,婚礼上人们尽情地戏弄他们,可是她仍旧咯咯地傻笑。别人以为她傻,殊不知她是用笑来掩饰心中的痛苦。
……
虽然他们都失败了,被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击垮了,可是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却感染了许多读者。
即便注定失败那又怎样,这就是我们喜欢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我们梦想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为此付出了努力,收获了快乐,这就足够了。
故事中的人物虽然都失败了,可他们至少还有梦想。我们还有梦想吗?
我们上一次想起梦想是在什么时候?十年前、二十年前,上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时候?也许实在太过久远,连我们自己也想不起来。
在没有梦想的几十年里,我们还能记得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吗。每天忙忙碌碌,却又说不清是怎么度过的。
在匆匆忙忙的岁月里,我们变成为活着而活着的机器,遗失了梦想,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二三十岁的人,活得仿佛即将死去。
更可怕的是,我们还将浑浑噩噩继续过完剩下的几十年,直到死去。多么可怕、可悲的事情啊。你愿意这样活下去吗?
我们也许不能重拾曾经的梦想,但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活充满热情。时间不会因我们失去热情停止,更不会因充满热情而加速流逝。
3
把读书变成生活的习惯
看到最后我想起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阿廖沙生活在社会底层,即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读书,书给了他精神食量,让他看到广阔的世界,不再浑浑噩噩的活着。
虽然《米格尔街》没有过多描述主人翁如何学习,通过主人翁参加了高中结业考试取得了二等的成绩,并谋取了海关的职位,我们可以知道他一定很努力。他是米格尔街上唯一的一个获得高中结业考试二等考试的人。即便有了海关不错的工作。但他并没有就此打住,他又申请了药剂师的学习,从此离开了米格尔街。
读书有多重要,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习惯把读书当成增加财富、改变命运的途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旦离开学校,就很少再读书了。
假设读书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物质利益的话,你还会读书吗?
假设读书不能让你升学拿到文凭的话,你还会读书吗?
假设读书不给你带来任何荣耀的话,你还会读书吗?
答案应该是——会!
读书本身就不应该掺杂任何功利,如果我们能尽量排除一些急功近利,让读书变成生活习惯,将成为最好的读书方式。
无论在人生的巅峰,还是在低谷,有了书的陪伴,就不会过分在意人生的辉煌和不如意,你会觉得人生的好与坏只是成长路上的起伏,没有必要太过关注。
我们常常因忙于生计、忙于生活的琐事,放弃读书,特别是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我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读一本书。
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应该拿出时间静下心了读一本好书,在书中我们能找到抚慰心灵的良药,在书中我们能找到走出人生低谷的勇气。
也会对生活报以热情。
春天来了,在你的窗前摆上一盆美丽的花,拿一本书细细品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