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部世情小说:《梼杌闲评》和《醒世姻缘传》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世情小说”做过这样的界定:“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

《梼杌闲评》最大的突破是融时事与世情描写于一体,因而它更接近于“世情小说”。《梼杌闲评》全书用了二十回的内容写魏忠贤进宫前的人生经历。

作为一部反映宦官专权的作品,它把社会环境、感情生活、人物性格三者紧密结合,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从社会环境来看,晚明社会里广大人民和统治阶层的贫富两极分化空前加剧,“统治阶级的奢靡之风还引发了明中叶以后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即在‘奢华享乐社会风气熏染下,士大夫们都注意寻求生活的乐趣,每每放情竭意、穷欢极乐,生活大都流于佚荡。”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魏忠贤逐渐沾染了许多社会陋习。

在感情生活上,作品不仅虚构了候一娘与魏云卿的爱情故事,而且将魏忠贤与傅如玉及客印月的感情经历写得细致入微,尤其对于魏忠贤与客印月,作者巧妙地以一颗明珠为线索构成小说的中心环节。

客氏之母梦赤蛇衔珠而生客印月;魏母从强盗那里得到明珠并归还给客氏,魏客二人因此而定亲;数年之后,魏忠贤蓟州贩布,借宿候氏布行,客氏赠明珠作为纪念;魏忠贤涿州遇难,将珠子典当;魏、客二人宫中相遇,魏忠贤千方百计将珠子找到献给客氏。

作者通过遇珠、还珠、赠珠、当珠、献珠的虚构故事,既写出魏客二人由微贱到发迹的曲折经历,又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各方面的世情世相。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梼杌闲评》的世情手法是同类题材的其它小说所不具备的。它没有机械地写出一个“梼杌”的魏忠贤形象,而是将人物与社会紧密结合,借此表明魏忠贤事件绝对不是偶然的小人得志,而是与整个社会的种种腐朽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梼杌闲评》的另一个特点是全书带有比较明显的奇幻色彩。魏忠贤专权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又有较深的文化背景,对其深层原因作者及同时代人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憎,作者在尽可能真实地展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虚构。

注:梼杌(táowù),别名傲狠,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你读对了吗? 下面就是梼杌的形象哦!

今天介绍的第二部小说就是《醒世姻缘传》了。

《醒世姻缘传》是明代西周生著的小说,原名“恶姻缘”。写的是一个两世的姻缘、轮回报复报应的故事。带有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的故事。

前二十二回写晁源携带妓女珍哥打猎,射死了一只仙狐并扒了她的皮,后来晁源娶了珍哥为妾,虐待妻计氏,使其自缢而死,这些是前世的故事,这些都成了冤孽相报的前因。

小说二十三回以后是后世的故事,晁源的后世是狄希陈,仙狐的后世是狄希陈的妻子薛素姐,计氏的后世是狄希陈的妾童寄姐,珍哥的后世是婢女珍珠。在后世姻缘中,珍珠被童寄姐逼死,偿还了前世的命。狄希陈受到薛素姐、童寄姐的残酷折磨和虐待。后来通过高僧点明是因为前世的因果,狄希陈虔诵佛经《金刚经》一万遍,才消释了冤孽。

他写这个小说的目的可能就是想通过写这么一个能醒世的姻缘的故事来让人们警醒。让人们相信有“轮回”,有来世,有因果报应,要修心,要多做善事。

“生命轮回”当然有它的正面的意义,因为有生命的“轮回”,知道有因果的报应,人们可能在这一世就不会做坏事。因为相信有“轮回”就会更克制自己的行为,就会修善,来希望来世同样过的幸福,而不是因为做恶来世要受到恶的业和孽。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

问题:

1.知道上古四大凶兽除了梼杌还有哪些吗?欢迎后台留言。

2.大明的江山是因为魏忠贤才覆灭的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介绍两部世情小说:《梼杌闲评》和《醒世姻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