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为政】第二篇第11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识中开悟出新知,就可以作为老师了。”也就是说,要当老师,至少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程度,否则不能当老师。

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里这样解释“温”:温,温燖义。燖者以火熟物。后人称急火曰煮,慢火曰温,温犹习也。比如我们现在天天诵读听闻【论语】,但今天背过听过,过几天就忘了,那么就要不断的去读诵,去听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现在学习【论语】用的百遍读书法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温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旧所闻。新,指今所得。“故”字和“新”字是相反的二个字。故字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是说:旧的所闻、过去的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比如我在小时候就学习过【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师也给我教了这句话的文义,自己当时对”学”字的认识就是很浅的就是学习呗。但现在随着学习【论语】的深入,我就对“学”字,就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内涵。比如就会思考我为什么要学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学啊?学些什么呢?跟谁学呢?现在对学而篇第一章的新的理解就是“新”。

“故”另一个解释是说:故如故事典故。通过学习典章故事,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有了心得、领悟,融会新旧,得出新的见解。

从“故”得到“新”,不仅仅是以记诵为主,而是把以前所听闻到的东西进行不停的温习,把所学习过的知识反复玩味,而又不会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把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领会过来,才能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和“知新”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而”在这里的作用是一个承接上下的关系,从温故中才知新的。

“故”不是外在的东西,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见解。这个见解在建立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慢火温习,从而有了新的体悟,新的认识,在内心随着“温故”而显发出来而已。在【论语】的很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出孔子及其弟子们是如何从温故中知新的。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经过10天的弹奏,孔子对曲目已经弹的很熟练了,师襄子就建议他可以学习新的曲目,但孔子继续弹奏,想进一步去领会曲子的意境。在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后,孔子又不断的弹奏,从中去认真思维这首曲子是在歌颂谁。孔子就是在一遍遍弹奏中对曲子进行温故,才一步步领悟到“新意”,最后知道了这首曲子歌颂的是周文王,这首曲子就是《文王操》。所以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只有温故而知新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八佾篇】第8章中:子夏对古献《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不理解,孔子就告诉他“绘事后素。”先有白色的底子,而后才可绘画。 子夏从中就“知新”,问孔子:“礼后乎?”那是不是说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孔子听了,就很高兴,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启发我的是商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就是通过“素”与“绘事”、仁与礼在“先后”这一层面上产生了共通,从【诗经】而得到新意,是更深一层的温故而知新。

“故”,还可以升华为过来人,有经验的人,古圣先贤。在【论语】里仁篇第17章,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看见比自己强的有德之人,就想着向他看齐,下定决心一定要具备他一样的德行。如同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发现并修正自己的错误,用圣人这些前人的智慧不断的启发自身的愚蒙,那么,才能德行日增,过失日减,朝着成圣成贤的方向不断前进。

可以为师呢,就是把自己对所学习到的义理贯通了,自己的学问日益充足了,有人来请教,就会答有所问,能解答问的人所有疑惑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但我们常人一般情况下对所学的东西并没有学深学广,只是学到了一些文字表面的东西,体会到的也是一些表象的东西,还没有真的懂,就马上去告诉别人,这只能是自己的一种好为人师的表现。而圣人他们都是经过了学习并实践的,在【论语】述而篇第19章,孔子说他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的生命历程就是对‘温故而知新’最伟大的诠释。

所以今天也特别感恩我的老师,在【论语】的学习中,老师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理解文义,听懂了以后照着去践行,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明白【论语】里每一句话真正的内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章放在【为政篇】里讲,有什么用意呢?政者正也,是自正也是正他,儒家的为政之道,实质上就是在讲教化之道。为政以德,德者得也。老师,就是把自己从古圣先贤那里学来的正确的道理实践以后,获得了自身内心的心灵成长,他把这些新的领悟、体验去教书育人,教化学生,为国家社稷培养人才,就是在为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就是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则应该是像云朵推动云朵一样地靠人的精神力量去唤醒他人的灵魂,影响他人的心灵,促进他人精神力量的健康成长。所以教育的特征,不是外在知识的灌输,而是内心品德的传递,这个传递者就是老师。

这一章,孔子把“温故而知新”当做成为老师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学习儒家文化,作儒家文化的弘扬者,如果只是博闻强记【论语】里的语录,只会是知识的搬运工,还不足以为师。为师,就是将圣人的智慧不断传递给他人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自己要在内心建立圣人的知见,透由温故而知新,将圣人的言教内化于心,然后传递开来,如涟漪之水,慢慢荡漾,融化他人的心灵。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我的老师的故事。有一次,我的老师给学生上课,有一些学生迟到了。老师就问迟到的同学迟到的理由是什么。对回答没有迟到理由的同学,我的老师并没有生气,只是对他们说这是因为他这个做老师的没有好好教育这些学生,是老师他自己的责任,他需要反思自己。当我听到这个故事时,我内心是无比震撼的。试想,如果我是这个没有任何理由就迟到的学生,看到我的老师这么的谦卑自责,我今后还敢上课迟到吗?这样的老师我能不内心升起敬仰吗?

温故而知新,不仅仅是成为一个老师的重要条件,作为一个儒家文化的学习者,更应该做一个谦卑的、虔诚的学生,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一遍遍的去理解圣人的话语,把自认为已懂的,还有未懂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切磋琢磨,透由克己复礼儒家学习的这一宗旨目标,不断克服自身的私欲,让自己的德行和智慧不断的提升,就会在不断地醒觉之下得到新的认识,新的体悟。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格局越来越宽广,让我们的生命高度越来越接近圣人的生命高度。通过这样的温故而知新,那么就会感受到【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所讲的那样:“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了。如果这样,我们就是做到了【大学】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才可以为师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