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父母们说:“让孩子学会等待与延迟满足,是一生幸福的基础。
1、
在第五季《最强大脑》中,何猷君连续拿下两场冠军,而且分数远超第二名,直接进入30强,震惊了许多吃瓜的群众。
当然,他的战绩不止这些。
何猷君从小就是数学精英,他连续两年在“世界数学测试”邀请赛中获奖,18岁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及牛津入学券,只用3年完成mit四年的大学课程,成为100年来麻省理工最年轻的金融硕士。
出生在富豪家庭的何猷君有机会满足各种想要的东西,有大把时间可以用在吃喝玩乐上,但是他选择努力学习。
在MIT三年里,他几乎拒绝了所有社交,为的就是能在三年内完成mit四年的学业。
因为他知道,玩乐的机会随时都有,但是学习的时间稍纵即逝。
这种甘愿为学习这一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玩乐享受,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我们称之为延迟满足能力。
它是孩子面对种种诱惑时,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众多选择中,选取对自己最重要的的一项来做,并且不受诱惑,坚定执行,为的是实现长远的目标。
掌握这一技能的小孩,更容易获得成功。并且,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
就如何猷君小时候需要放弃每天的玩乐时间拼命读书,用漂亮的成绩单换取新款游戏机。在人人都狂欢的圣诞夜,他还在熬夜做习题。
结果显而易见,何猷君成为了那个比你帅比你多金还比你努力的别人家的学霸儿子。
能控制住自己的人,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2、
”延迟满足”能力差的孩子,表现在性情急躁,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不然就哭闹耍赖,需要家长及时满足才行。
家长年轻时挣得多,小孩子又小,想要的东西也不贵,小时候的物质满足很容易实现。
但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想要的东西,家长就不一定能 一一满足得了,这时候,孩子和家长的冲突就会接踵而来。
小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疼爱得不得了,只要小羽想要的,都给他买。
小时候的小羽就是学校的小霸王,看见同学的东西是自己喜欢的就会抢,老师也和家长反映了很多次,父母只是买回来赔偿给同学。
读中学的时候,小羽见到其他同学家长都是开小车接送,对父亲开来的皮卡车十分嫌弃,连车都不上就跑掉了。
自此之后,小羽父亲只能借朋友的车来接送小羽。
成年后的小羽,性格恶劣,经常打架,一份工作最长做不够一个月,没了收入,经常问家里人要钱。
退休后的小羽父母收入已经大不如以前,但小羽花的花销越来越大。
最后,小羽父母再也给不了钱,小羽一怒之下,将父亲痛打一番。
在一次又一次的暴力虐打下,母亲实在忍不住报了警,待小羽被拘留后,夫妻双双服毒自杀。
每一次的即时满足,就少了一次锻炼“延迟满足”的机会。
孩子的胃口就是被这一次次的即时满足喂大。
3、
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只须抓住这四个重点:定下规则,遵守规则,恰当鼓励,养成习惯。
1、定下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想培养孩子延长满足能力,规矩是必须的。
定规矩又分事前或
从小没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长大后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有了钱又想及时行乐的人,和从小就有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差的不仅一点点,而是整个人生。
“延迟满足”表现的是自我控制的能力。
为了获得健康,不抽烟,喝酒,坚持锻炼;为了实现财富自由,省吃俭用存下第一桶金,都是“延迟满足”的表现。
它有先天基因因素影响,这和小孩的天生气质有关,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这个与父母是否刻意训练也很有关系。
后天我们可以通过这四步来培养孩子熟练运用“延迟满足”能力。
1、定下规则
所谓的“延迟满足”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
但是小孩子在发现目标后,往往便会失控,无论你如何说教,威胁也无济于事。
所以,家长在预知孩子会有要求前就必须和孩子约定好规则。
例如,在知道孩子每次都会拿很多包零食或者玩具这一习惯的前提下,去商场前就和孩子约定好,每次只拿一个玩具,或者这次坚持不买玩具和零食,等到存够钱的时候再买。
又或者预知孩子吃完饭就会看完电视再做作业,就在吃饭前约定好,吃完饭先做功课再看电视,或者坚持星期一至五不看电视,星期六可以看多点。
在行动之前就定下规则,比行动进行中才提出要求孩子更容易妥协。
2、遵守规则
没有无限大的愿望,也没有无止境的忍耐。
“延迟满足”训练所满足的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小目标,是通过努力可以明确获得的奖励,例如,一个玩具,一段玩耍的时间,或者仅仅是一场电影。
愿望是可控的,所做的努力是确切实际可以实现的,如果让个倒数第一名的学生,在学期末考全级第一,就可以永远不用读书,那真是毫无意义“延迟满足"。
设立小目标的目的是确保孩子能够通过控制自己,完成可以完成的任务,从而获得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完成任务的自信,进而养成习惯。
因此,进行”延迟满足“必须家长和孩子都必须遵守规则,缺一不可。
如果孩子没有达成目标,家长还是给了奖励,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在还没实现目标就开始讨价还价,或者会有反正你都会给我的,我做不做都无所谓的心态。
如果孩子达成目标,家长却没兑现承诺,这对孩子来说是个更大的伤害。
既然无论我多努力,实现多少目标,我还是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那我又何必去争取得不到的东西呢?
家长和孩子定下来的规则,必须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
规则约束的并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
3、适当提醒与鼓励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尝试着努力一小会,接着就会很快放弃。
这时候家长要进行适当的提醒,”你当初说好要做完作业才看电视的,是你承诺过的,要遵守约定。“
或者适当的鼓励:”你做得比之前有进步,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通常孩子还是会兑现承诺,继续坚持下去。
也有孩子开始耍赖,弃承诺而不顾,这时家长必须立场坚定,任凭孩子如何哭闹,都要求孩子必须完成。
让孩子知道自己承诺过的事是必须完成,这样他就不容易在以后的挑战中轻言放弃。
4、持续并养成习惯
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
”延迟满足“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不断地训练才能养成这种思考及行为方式,这时候家长的作用就很重要。
每天提醒孩子按规则办事,等齐人再吃饭,收拾好东西再睡觉等,都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及养成自我控能力。
小佳的妈妈,每天都提醒小佳吃完饭就要先做完所有的功课再玩,每天都坚持如此,久而久之,小佳就习惯了。
形成习惯后,就算小佳妈妈忘记提醒,小佳也会自觉做完作业再去玩。
所以,家长要做的是经常及持之以恒地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形成“延迟满足”的行为习惯,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熟练运用以上四点,培养孩子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在未来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诱惑,实现长远更有价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