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之收获-阿文的小毯子

     今天参加了一个活动,我做故事妈妈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我选的绘本是凯文汉克斯的获美国凯迪克大奖的《阿文的小毯子》。这本绘本是讲一个小老鼠阿文非常喜欢的小毯子怎么都不离开,隔壁家的阿姨出了两个主意想让他丢掉小毯子都没成功,要上学了不能带毯子去了,妈妈最后想了个办法让阿文继续拥有小毯子。在准备这个故事会的时候,我在思考:或许孩子们和我们看这本绘本的角度会是不同的。所以,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小问题的互动。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有了许多感动。


故事开始前,故事妈妈问:小朋友们有没有很喜欢的东西一直不舍得扔掉?

      一个小女孩回答:“喜欢的珠珠和水晶。” 好几个小朋友都说:“很多玩具都好喜欢舍不得扔,还想带去幼儿园,可是妈妈说不可以” 听到后面一句的时候,心里一凉,我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趁他不注意扔掉很多旧玩具呢,那种委屈的语调在提醒着我,我不应该成为那样的妈妈。

讲到泡醋的办法时,故事妈妈问:小朋友们有没有闻过醋的味道?

       小朋友回答:“酸酸的”  “像柠檬一样的”还有说“甜甜的” 但没有一个孩子说不喜欢醋的味道。我惊讶的是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认为不太好闻的东西却成了他们的美味。连味道的解读孩子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还有什么权利要求他们吃我们觉得好吃的东西呢?就好像,我很奇怪我孩子喜欢吃酸酸的小西红柿,但是对酸的百香果却说不好吃。

接着故事妈妈问:小朋友们觉得泡醋的这个办法好不好?有趣吗?有没有喜欢这个办法的?

    在第二个问题中那个回答说醋甜甜的孩子告诉我说他喜欢小毯子泡醋的办法因为可以吃。我对这个小朋友的回答感到惊讶。原本泡醋的方法就是想让孩子远离小毯子,谁知这个孩子反倒喜欢醋的味道。可见从我们的角度来想出来的办法并非都是好办法的。

讲到快到最后的时候,当讲到阿文的爸妈都说不行时,故事妈妈故意特别大声地说。接着问:小朋友们听到爸妈说不行,感觉怎么样啊?

     一个小朋友说:“很难过” ”很生气“ 后排有个小女孩小声地说:“会哭” 听到他们的回答,我当时内心也很难过。因为我就是那个经常跟孩子说不行的妈妈。孩子们把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好像在跟我说,请不要再这样说了。


故事妈妈问:第一个毛毯小精灵的办法觉得怎么样?

     好几个小朋友说:“他喜欢毛毯小精灵的办法,因为那样可以拿到新的玩具。” 问:“可是那样心爱的小毯子就会不见了呀?” 小朋友说:“有新玩具也很好啊” 可见这些孩子都心态乐观,旧的丢了新的来了也很好。另一方面也体现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新的玩具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有时转移注意力的办法也不失是个好办法。讲到这里时,好几个小朋友都说,“毯子塞在裤子里很有趣。”这正是我们所不理解的童趣了吧。即使我们不懂他们的笑点,面对天真无邪的他们,我们还是应该跟他说:“我也觉得很有趣。”

最后,故事妈妈问了个发散性的问题:小毯子做成小手帕之后可以怎么用?

     好几个小朋友都知道答案就在那页绘本里,只有一个小女孩她说:“变成一块布,可以做衣服。”。这个小朋友的想法是我没有想到的,也许我们太缺乏发散性思维了,可是孩子们他们却有着无数灵感,他们的奇思妙想让我们都自叹不如。

     我自己在看这本绘本的时候,我有想了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做,我可能比较擅长的是转移注意力,我可能会尝试和老师商量后让他带别的东西,而让他避免纠结这件毯子不能带去学校这件事。曾经有一次,他的同学送给他几个小粒玩具他就放在口袋里,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他拿出来玩就跟他说:“这几个小玩具妈妈先保管,老师说小东西会伤到小朋友,幼儿园不让带进去。” 他不肯,我就让他自己继续放口袋去学校了。果真到了放学的时候,老师说了,说那几个玩具被全部没收,让他别把不安全的东西带去。他肯定是很不开心了,一路上低着头,说那是我好朋友送我的礼物,现在都扔掉了。

     今日故事会感悟:孩子的思考角度和我们有不同,尊重孩子是我们需要做的。不要再说“不行”了,而应该跟阿文的妈妈一样抱着孩子安慰他倾听他的想法,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伤害是在不知觉中就发生了。和孩子说话时常常蹲下来,看到的世界会很不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会之收获-阿文的小毯子)